跨国连线:加德满都街道开始恢复一点生机

29.04.2015  15:06

  

  独家连线本网驻加德满都记者周盛平

  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 王俊景 雷东瑞)目前,尼泊尔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刚刚过去,搜救废墟中的幸存者仍是当前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华网就最新救援情况连线了本网驻加德满都记者周盛平。

  新华网: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刚刚过去,您可否介绍一下最新的救援情况?

  周盛平:现在的救援非常紧张。在机场就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各国救援队纷纷抵达,我看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军人和救援队。

  中国救援队也展开了紧张的救援,并救出了第二名幸存者。中国医疗救援队已经在加德满都市中心的一个大广场上搭起了临时医院,对很多人进行治疗。

  新华网:三峡集团尼泊尔水电项目与外界的联络道路全部中断,253名中方员工被困现场,物资储备预计最多只够使用2天。现在,他们得到怎样的救援?

  周盛平:具体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政府正在想方设法找军用运输机过去救助。尼泊尔的军用运输机非常有限,现在很难找到一架直升机运送物资过去。

  不过,我相信一定还有其他办法。毕竟他们的工地离西藏不是很远,可以有其他的空中途径。

  新华网:尼泊尔地震后,中国、印度、俄罗斯、新加坡、美国、德国、英国等都表示向其提供援助物资。援救物资发放情况如何?

  周盛平:物资具体数量我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数量非常多。我刚从机场了解到,中国空军运输机运送的物资多达200多吨,需要动用8架运输机来运送,现在已经有4架运输机抵达,其余的预计今明两天可以到。

  我也见到了美国驻尼泊尔大使去机场迎接美国空军的一架“大力神”运输机。

  所以我相信,救援物资的数量是非常多的。

  新华网:加德满都民众的日常生活是否在逐步恢复正常?

  周盛平:当地的水电供应还是比较紧张的,但街道已经开始恢复一点生机,开张的店面多了一点。

  不过,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很多民众开始离开加德满都谷地。我从机场回来的路上经过了一个长途汽车站,那里的人跟机场里的一样多,都想离开加德满都谷地,到灾情并不严重的地方去。

  离开是因为没有水,连加油都要排长队,当地民众的生活非常困难。很多人在大街上搭块塑料布就是家。这种生活无法持续过下去。一旦下雨或是温度太高,很容易引发疫情。

  新华网:这次地震损毁了大量古迹,当地政府有什么措施加以修复吗?

  周盛平:现在并不是考虑修复的时候,因为很多人都还没救出来。当然,有文物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倡议,但政府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措施。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