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新馆开馆

07.09.2015  13:00

    9月1日上午,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辽源为保存日本法西斯侵略罪行证据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为展示抗战研究成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源矿工墓真实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人民的铁证,也是教育广大群众不忘国耻、热爱祖国的生动历史教材。

        整个遗址园区保存着反映不同时期和不同内涵的197具完整死难矿工遗骨,20余具零散的矿工遗骨,在墓地西坡还有一处“炼人炉”遗址,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但仍可见一尺多厚的骨灰和焦土。文物藏品共有221件,包括日本侵略者遗留下来的矿山所用的生产设备、文化与生活设施,以及矿工的生产、生活用品。自2004年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人员600余万人次。

        今年,辽源矿工墓陈列馆被确定为我省重点向世界公布的抗战纪念设施,为迎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辽源实施了文物保护和展馆提升改造工程。经过紧张建设,整体工程现已竣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新馆建成后保护范围达20万平方米,包括7个尸骨遗址展馆、1个炼人炉遗址展馆、1座3000平方米的现代展馆和占地800平方米的警示碑林。

        新馆正式开馆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64岁的吴丽文专程从南京赶来参加开馆仪式,她的父亲刘史明曾担任中共西安特别支部第4任书记,1934年至1936年期间,刘史明以矿工身份从事地下工作,动员矿工捐款捐物,参加抗日联军斗争。在陈列馆新馆,吴丽文对记者说:“今天真的非常激动,看到了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希望以后能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更多人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在省博物院举办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文化厅
省文化厅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5月16日,省文化厅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文化厅
省文化厅传达贯彻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
  5月14日,省文化厅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会议,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