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西安区为百姓打开幸福之门

25.12.2014  12:46

真心征收 真情服务

西安区为百姓打开幸福之门

棚户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西安区作为全市棚户区改造的集中区域,以“让群众真正得实惠”为工作立足点,扎实做好房屋征收和回迁安置工作,让棚户区改造真正成为一项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惠民工程。2012年以来,西安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共新建阳光新城、富国新村、河西新苑、西安新苑等居民回迁小区7个,总建筑面积达182.5万平方米,先后抽调机关干部投入征收工作600余人次,累计征收10572户,现已安置回迁居民21431户。

责任与机制并存,科学决策作保障

为切实把百姓期盼的事情做实做好,西安区委、区政府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科学统筹,形成了“两个下移、三个提前、四个到位、四个一次性”的工作理念,即坚持感情下移、重心下移;对征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谋划应对方案、对群众的困难问题提前研究解决办法、提前做好风险评估预案;做到调查摸底到位、政策宣传到位、征求意见到位、补偿补助到位;做到一次性签约、一次性补偿、一次性搬迁、一次性拆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实行征收项目“六公开一监督”制度,纪检监察部门对征收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保障了房屋征收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实现了房屋征收工作的快速推进。

民生与民心共进,百姓支持立根本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据家住红城社区6委11组68岁的陈德荣介绍,原本这里并未列入此次棚改范围,但由于她家所住区域大多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房子,水电线路严重老化,雨天出行十分困难。区相关领导得知此事后,会同住建部门到实地入户走访,详细了解居民百姓的实际困难,最终决定对此区域进行拆迁安置。为了赢得百姓支持,使征收工作真正征得人心,确保征收的公开、公平、公正,今年,西安区创新征收模式,采取了“政府主导、居民自治”的方式,邀请居民全程参与,由居民共同选举出为人公正、办事能力强的居民代表,专门成立了由5名社区居民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真正把居民推向了“我的搬迁我做主”的主人翁地位。

从入户摸底到意见征集、从面积测量到房屋认证,每一个环节都和居民一起进行。在对于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政策帮扶上,通过居民代表向群众征求意见,并反馈给征收部门,从而杜绝了百姓相互攀比的心理。对那些在征收过程中存在异议的居民,征收部门同居民代表一起反复做其思想工作,目前已对30余户居民成功劝解,自行无偿拆除了自家的临时搭建房屋。在征收部门与居民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征收工作得到了百姓一致认可,实现了“零上访”。

服务与亲民互通,百姓信任促动力

服务群众,靠的不仅仅是有一双“踏破铁鞋”的好腿,而且要有一张能联系群众的“好嘴”。和居民坐在一起唠家常,几乎是所有征收工作人员的必备技能,用谈心、聊天的方式拉近和居民的关系,了解居民所想所期所盼,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

然而,服务不只是说在嘴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西安区的征收工作采取“跟踪服务”,病残居民搬家,干部来出力;找不到过渡房,干部来联系;生活没保障,政策来支持。这所有的一切给红城社区居民刘中平留下深刻印象:“由于我患有脑水肿,行动不便,办理拆迁时几乎所有的手续都是征收小组同志跑前跑后帮我办理的。如今,我成了‘掌柜的’,干部成了‘跑腿的’。”西安区的棚改,让居民看到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变化,从刚开始的“摆手”,到后来的“招手”,到如今的“握手”,展现的是居民对干部的重新信任和认可。

 新区与旧区齐管,百姓安居成目标

“搬得出”不是结束,让居民“过得好”才是服务群众的真正目的。西安区棚改工作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和环境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快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

在老旧小区整治上,区住建局通过与市住建局物业办沟通协调,针对四合小区排水管道不畅及小区内路面破损严重等问题,实施开展了综合治理工作。目前,已完成排水管道的整体改造,现正铺设沥青路面。同时,将区政府北侧、太信等区域的老旧小区纳入整体征收范围,现正处于征收阶段。

在新建小区管理上,区住建局打好提前量、做好各项承接工作,确保施工单位能如期完工。目前,新苑二期和仙城新居建设正在有序进行。另外,不断加大对新建小区的环境管理,西安区安康社区在阳光新城小区创新成立业主委员会,不仅做好了业主与物业的沟通协调工作,减少了矛盾冲突,同时加强了居民自治能力。目前,阳光新城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治理已经在全省棚户区改造的小区中名列前茅。居民魏大姐告诉记者:“别看我们这是棚户区改造的小区,可这儿的环境一点不比那些商品房小区差。这儿有花园、有广场,到处干干净净的,我们老百姓都特别满意,打心眼儿里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