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姓心里的民行检察“直通车”

08.02.2017  20:31

 

  2012年2月,白山市江源区检察院考虑到很多百姓不了解检察机关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不知道该如何及时表达自己的司法诉求,于是便开通了民行检察“直通车”,只要百姓有司法诉求,“直通车”就会将检察官送到他们的身边,也会将民行检察的温暖送进他们的心里。

   一封检察建议了结七年陈案  

  “喂,是白山市江源区检察院民行科吗?我在江源至白山公交车的电子屏上看到了你们的宣传视频才打的这个电话,有一个案子,法院不给我执行,你们要为我做主啊!”2014年5月,江源区院接到了这样的电话,电话里一位老人越说越激动……

  电话里的老人姓崔,年近八旬,家住江源区。2005年5月崔老用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为儿子筹办了婚礼,原想可以享受儿孙围膝的幸福晚年,却未曾想反惹来了官司令他寝食难安。儿子崔某与儿媳刘某刚刚结婚一年,就因感情破裂离婚。法院在判决他们离婚后,同时判女方返还男方之前向她支付的1万元彩礼钱,但判决生效后女方迟迟不予履行,无奈之下年近八旬的老人便带着儿子于2007年向法院申请执行,7年的执行期间,一直未见执行结果。

  2014年5月,崔老在乘坐公交车时无意中看到了江源区检察院民行科的热线电话……

  江源区院立即派民行部门检察官开展调查取证,并依法向当地法院发出了执行监督检察建议,不到两个工作日,法院便主持双方当事人,以刘某一次性给付崔某1.2万元达成和解。

  “法律的卫士,百姓的检察官”,崔老将千言万语汇成了这句话,并制作成锦旗送到了江源区检察院。至此,这个延迟了7年判而未决的案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封法律援助救济书为百姓解忧  

  2013年3月的一天,乍暖还寒。按照巡访计划,民行检察官开着“直通车”巡回在近郊一带宣传法律,为村民解难。

  在巡回到孙家堡子大集时,“直通车”接到了一起群体上访案件。原来,当地的11户居民因棚户区改造与开发商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协议约定每户回迁面积57平方米,可楼房竣工后每户回迁面积增加了14平方米,按规定交不齐房款就不能住进新房。面对强势的开发商,这11户上访居民感到特别无助。

  这既不是生效的裁判,也不是执行工作中的违法情形,管还是不管?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民行检察官找到了答案:遵循抗诉息诉并重的办案原则,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遵循检察院与司法局就法律援助会签文件精神,由检察院向司法局发出法律援助救济通知书,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最终,这起群访事件在民行检察官的监督下,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为了更好地服务周边百姓,让“直通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2015年,江源区检察院的民行检察“直通车”全面升级,由坐等式的封闭型工作方式向上门服务式的开放型办公方式转变,利用每周四村民赶大集的机会,走到老百姓身边,开展受案、法律咨询、息诉、民行检察职能宣传等一系列工作,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啧啧称赞。

  据统计,2012年至今,民行检察“直通车”在巡访期间共制做宣传条幅20余幅、展出展板27块、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50余次,登记受案50余件。

  多年来,江源区检察院的民行检察“直通车”一直默默地走在履行职责、维护稳定、服务百姓的路上,数年如一日,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