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宗委调研昭通散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8.05.2015  20:30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监察处,《今日民族》杂志社赴昭通,对昭通市贯彻落实省民委工作会议精神、民族乡综合扶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鲁甸地震灾区恢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到灾区鲁甸县龙头山光明村和桃园回族乡、昭阳区五星苗寨和彝家小寨子、镇雄县大湾镇和唐房镇少数民族聚居区、威信县红军苗寨等地。实地查看了灾区恢复重建、扶持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情况并与基层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进行了交流。调研组一行对昭通散居民族地区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昭通各级党委、政府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鲁甸灾后重建工作井然有序,19个民族乡综合扶持成效显著,80个民族特困村寨扶持初见成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并对昭通散居民族地区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调研组一行通过调研,针对昭通散居民族地区民族工作提出了几点宝贵的建议,主要体现在六个着力上。一是着力抓思想观念的更新,在新形势下要找准制约思想观念更新的桎梏,以全面更新新形势下的观念来统揽各项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二是着力抓跨越发展,找准制约少数民族聚居区、红色革命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以全面深化改革来统揽各项工作,以民族乡镇的跨越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从而带动全市的示范区建设;三是着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按照中央、省、市的灾后重建部署要求,市县区民族部门要积极抓好鲁甸8·03地震少数民族地区灾后重建工作。四是着力抓文化繁荣,在保护、传承和挖掘、利用民族文化上狠下功夫、做好昭通回族、苗族、彝族文化的打造,在打造民族特色村寨,特色宜居宜业村寨上,要立足民族文化与地区旅游业融合发展。五是着力抓民生改善,以19个民族乡扶持经济社会发展为契机,以80个民族特困村寨为抓手,进一步加快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确保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六是着力抓人才培养,坚持加大力度抓好民族教育,抓好少数民族大中专学生的培养力度,大力培养、大胆选拔、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民族干部,为昭通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据悉,此次调研组由今日民族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马贤龙,省民族宗教委监察室主任陈永剑、李华副调研员,监督检查处沙光雄等一行6人组成,由市民宗局民族事业科及相关县区负责同志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