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村水利改革“三试点”任务基本完成 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22.05.2015  10:16
为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云南农村水利改革试点工作,在水利部的直接指导帮助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云南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要求,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大胆探索,积极实践,迅速同步推进云南农村水利改革国家试点的机制建设和工程建设,如期完成了农村水利改革试点任务,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节水和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预期目标,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一是陆良县恨虎坝试点形成了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改革经验。

  恨虎坝试点紧紧围绕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一核心目标,重点解决社会资本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领域“如何进来”、“怎么赢利”和“机制如何持续”的问题,通过有效的组织保障体系,动员群众全程参与试点改革,认真制定机制建设方案和工程建设方案,建立和实施了科学的初始水权分配机制、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操作性强的节水激励机制、利益平衡的合作社参与机制、可持续的国有工程建管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运营机制和田间工程管护7项机制。激发了市场和群众参与的活力动力,改变了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农田水利投入不足、管护主体缺失、管理粗放等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形成了群众增收、生产生活便利,企业增效、市场运行体制机制顺畅,政府节水、工程良性运行的良好局面,为全国创新农田水利投入和管理模式提供了经验、示范和样本。

  二是陆良县中坝村试点形成了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民统筹自管自用生产生活用水的改革经验。

  中坝村试点着力解决农业供水价格不合理、用水方式粗放、工程管护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注重国家政策与地方实际对接,合力推进改革实施;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搭建用水专业合作社管水平台;注重确定合理水价,强化改革支撑;注重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增强改革内生动力;注重制度建设,强化改革的政策保障。全面系统建立了初始水权分配、合理水价形成、合作社组建和管理、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五项机制,因地制宜实施了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将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一并管好用好。改变了长期以来项目区生产用水不收费、无保障,水利工程无人管、无钱修的窘困现状,为中国农村尤其是半山区、丘陵区实现水利设施有管护、农业生产有水用、农民增收有保障提供了示范经验。

  三是澄江县高西社区试点形成了南方农业高效节水减排的改革经验。

  高西社区试点紧紧围绕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一核心目标,以节水促减排,以减排强保护,通过节水减排促进南方地区重点湖泊、河流水污染防治,积极探索建立南方农业高效节水减排改革的试点经验,初步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的“澄江模式”。“”即树立一个理念:节水就是减排;“”即坚持“两手发力”:运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试点项目实施;“”即兼顾三方共赢: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政府节水减排;“”即把握四个关键:坚持机制先行、引导用水户全程参与、统筹协调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即建立五项机制:初始水权分配和用水总量指标控制机制、合理的水价形成和节水激励约束机制、责任明确的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减排监测预警评价机制、节水减排合同管理机制。试点找准了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加强了高原湖泊和重要江河保护的切入点,为云南高原湖泊、重要饮用水源地、重要江河流域水环境保护,为南方农业高效节水减排改革初步提供了体制机制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