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下钓鱼陷阱 一个陈年骗术上当人数最多

17.03.2016  13:21

  新文化讯       昨日,新文化记者从长春市消协获悉,《“打击网络欺诈 确保消费安全”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从去年10月23日到今年2月29日,共收到网络欺诈、电信诈骗举报85173万条。

  对这些欺诈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在所有的举报中,中奖欺诈数量最多,共有15262例,占比17.92%;其次是积分兑换10831例,占12.72%;退款欺诈10339例,占比12.14%;虚假兼职8862例,占比10.4%。

  从举报数据来源来看,短信作为传统的诈骗信息传播途径,已经与网络诈骗相结合,占比24.76%。社交软件作为一种新兴诈骗信息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占12.59%。

  从被骗网民的年龄来看,90后的网络受害者占受害者总数的41.6%,这是由于90后缺乏社会经验;其次是80后,占比39.1%。总体而言,25岁~35岁人群是网络受害者最集中的年龄段,占比达到80.7%。下面细数一下网络诈骗新招式———

   1 中奖欺诈:设下钓鱼陷阱

  中奖欺诈是接到举报最多的类型。骗子打着综艺节目的名义,向用户发送中奖信息,如“恭喜您的手机号码已被《中国好声音》栏目组场外观众活动抽选为二等奖,您将获得奖金16万元以及苹果公司赞助的苹果电脑一台”,然后诱骗用户点击短信中的网址,而该网址实际上是诈骗分子事先制作好的钓鱼网站。

  2 积分兑换:银行频遭仿冒

  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运营商、企业等官方客服电话向用户发送诈骗短信,声称“你有3201积分,可以兑换520元现金”,用户一旦进入其提供的钓鱼网站,输入卡号、密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后就会上当。分析显示,犯罪分子最喜欢冒用的对象就是银行,国内几乎所有银行都难逃厄运。

   3 退款欺诈:网购成重灾区

  退款欺诈是2015年最流行的网络诈骗之一。骗子冒充电商客服,与刚刚完成网购的消费者进行联系,谎称其购买的商品出现交易异常,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交易异常处理,一步步诱骗用户进入钓鱼网站,最终骗取用户钱财。骗子不仅知道受害者的电话号码或聊天账号,同时还能准确说出购买的商品和时间。

   4 虚假兼职:为骗取保证金

  我们常常在各种社交软件、分类信息网站上看到“轻松+高薪+日结”等字样的网络兼职诈骗信息。信息中称,工作简单、便捷,只需在电脑上每天工作几小时,就有数百元收入,因此吸引了很多人报名。诈骗者会收取保证金、诚信金,受害人打款后立刻会被对方拉黑。刷单、打字是虚假兼职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5 网游交易:落入连环圈套

  不法分子冒充知名游戏网站,针对“游戏党”发布充值、装备、活动等信息。一般情况下,会打着“节假日大回馈,1000元买1000万充值币”之类的广告语。玩家进入其预设好的钓鱼网站,充值后却不会收到任何充值币。接着,骗子又会以“支付解冻金”为名让玩家继续打钱,最终落入连环诈骗的圈套。

  6 免费红包:暗含木马病毒

  骗子会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来散播免费领取100元至300元不等的现金红包,诈骗手段是先利用高额红包作诱饵吸引消费者上钩,之后让消费者逐渐落入其设下的圈套。过程中,消费者会被要求在领取红包前先填写个人重要信息。还有的骗子会将消费者引诱到一个外部链接上,而该链接可能存在木马病毒。

   7 低价抢购:骗取高额运费

  骗子通常伪装成淘宝 、小米、聚美优品、唯品会等官方网站,打出“1元抢购”字样,让消费者疯狂转发、点赞、疯抢。有的则是以“新店开张,亏本回馈消费者”之类的字样来吸引消费者。但是,消费者最终并不能如愿以1元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或者得到的商品要支付高额的运费。

  8 金融理财:实为传销陷阱

  骗子冒充著名的投资、信保集团,诱惑受害者加入其所谓的“蓝天计划”等,并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受害者缴纳会费。之后还会对受害者进行洗脑,促使其对骗局进行传播扩散,帮助发展下线。该诈骗类型具有明显的传销性质,3M互助平台就是2015年典型的金融理财诈骗案例。      (记者/胡晶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