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讲 炕头唠 院里演——白山市实施“植根工程”见闻

19.07.2016  09:33

      仲夏时节的白山,满目葱绿、生机盎然。我们走进机关、学校、社区,处处感受到了春风化雨般的力量,体会到了“小场面、小范围、小舞台、小活动”的魅力,倾听到了党的科学理论、党的声音在千家万户的回声。

      小讲堂讲出了大道理

      “原来啊,我觉着咱白山煤不行了、铁不行了、木头也不行了,靠啥啊?经过讲解员这么一讲,心里老透亮了!啥叫绿色发展啊?咱白山不就是吗!听老师讲,全国最贵的矿泉水就是咱白山产的,在杭州超市卖45元一瓶。我终于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含义了。我想啊,生态环境就是财富,白山的森林、人参、中药材、矿泉水、硅藻土啥的,在全国数一数二,咱白山后劲老大了,眼瞧着日子越过越好啊!

      说话的人是60多岁的姜淑琴。她刚听完宣讲员袁秀婷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解。说这话的场合是浑江区江北街道青山湖社区二楼会议室。

      青山湖社区在这个会议室设立了“长白山讲堂·大众讲堂”,听众是青山湖社区居民,40多人中一大半都是大爷大妈。每到有讲座时,邻里们互相传告“到楼上去听课”。退休职工姜淑琴是这里的常客,几乎每讲必听。

      姜淑琴说:“我觉着咱们老百姓吧,知道这些道理后,会发自内心地爱护环境、热爱家乡。

      袁秀婷是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担任讲解员工作。她一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一边把自己的理解用老百姓的语言讲出来。

      像青山湖社区这种“为百姓讲、请百姓讲”的“大众讲堂”,遍布全市6个县(市、区)。天天有讲座、月月有主题、城乡军地全覆盖是白山实施“植根工程”呈现的亮点之一。

      白山市以“长白山讲坛”为“植根工程”的载体,以“1+N模式”推广开来。所谓“1+N”模式,“1”就是冠名为“长白山讲坛”的主场;“N”就是“大众讲堂”,包括“家庭讲堂”“网络微讲堂”等小微阵地。

      在江源区就有一个这样的“N”序列。在民强社区,老党员张淑梅是“家庭讲堂”的发起者和主讲人。每周二下午,街坊邻居不用通知就自动聚集到她家。民强社区处在城乡接合部,居民大多是几年前从矿山塌陷区搬迁过来的安置户,下岗工人和贫困户较多。

      张淑梅的小讲堂除了宣讲“经济转型”“精准扶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外,还经常组织红歌合唱。她说:“把邻居们聚拢起来,既学习了党的理论,又丰富了业余生活,正气上升了,赌博、信邪教的人少了。

      “N”代表着无穷值,不仅体现在空间的拓展上,还把教室操场、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社区炕头变成理论宣教场所,实现了理论传播的全覆盖。全市“1+N”架构下的理论活动基地有千余个,每个基地都如同闪亮的星星,组成了基层理论宣讲的灿烂星海。

      炕头上唠实嗑办实事

      “只要你唠的是实嗑、办的是实事,百姓就乐意听,就会相信。”冯玉华总结自己宣讲经历时这样说。

      作为江源区关工委主任,冯玉华作理论宣讲千余场,经常坐在老百姓家的炕头,通过唠嗑的形式,把党的科学理论和法律知识送到百姓的心坎。

      有一次,他在大阳岔镇作宣讲时,听说村民老张因楼道经常停电而准备上访,就急忙赶到老张家,和风细雨般地向老张讲解法律知识。之后,帮助老张通过正常途径解决了电灯不亮问题。

      在抚松县抚松镇久财村退休工人王喜贵家,来自镇团委的基层宣讲员赵小婷坐在炕上,拿出一叠打印纸,上面列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惠民政策”的10个问题,放在王喜贵和他几个邻居面前,让他们挑选自己关心、需要解释的问题,有的选了“二胎政策的背景和规定”,有的选了“困难高中生学杂费免除”。

      赵小婷在逐一耐心解答之后对记者说,老百姓对高高在上的强行灌输式宣教方式很排斥、不认可,这些问题是根据老百姓的关注点整理出来的“菜单”,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解答,把党的十八大精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白山绿色转型发展等这些大的概念和理论,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结合,解决好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就是要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抚松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中钺向记者这样解读“植根工程”。

      在临江市建国街道解放社区办公楼里,记者看到一面“心愿墙”,墙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小纸条,每个纸条上都写着居民的一个心愿,比如残疾人希望有一辆轮椅、贫困家庭儿童想要一个书包、低保户需要一份家政保洁工作等。记者凑近前仔细一看,发现这些心愿大多已被党员干部和基层宣讲员认领了,有的已经兑现了。

      在抚松县抚松镇城关社区、靖宇县将军社区也有同样的心愿墙。这是基层宣讲员们开展的扶危助困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建国街道解放社区党委书记王娟对记者说:“要让老百姓对宣讲的理论真听、真信,就需要通过基层宣讲员把党的温暖传递到他们身边。

      院里演出核心价值观

      “植根,为了未来。”杨靖宇小学校长马来利用简短的话表达对“植根工程”的认识。

      在靖宇县杨靖宇小学,同学们在操场上整整齐齐排成方队,正在举办“弘扬靖宇精神、争做四有新人”主题队会,各中队先后高唱《抗联第一路军军歌》等红歌,歌声此起彼伏。

      看到学生们顶着烈日,不禁让人担心能否把队会开完。马来利介绍说,虽然天气炎热,但他们都能坚持下来,不管春夏秋冬,学生们都会在操场上按期开队会。

      在临江市建国小学,200多名学生笛子合奏《红梅赞》、赞美家乡的三句半、歌颂祖国的群口相声……这是“弘扬爱国情、争当好少年”主题中队会现场,每个中队都拿出精心创编的节目轮流上台表演,表达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的少年情怀。

      在抚松县实验小学,几十名学生在县“文化配送工程”驻校书法老师指导下,用毛笔书写“爱国”“友善”“公正”“敬业”等核心价值观词汇。

      从小树立凌云志,长大成为栋梁材。这是园丁们的心声。

      在白山市,说唱、朗诵、舞蹈等各种文艺形式,都成为理论传播的鲜活载体;文化大院、学校操场、社区广场等都是理论宣讲的场所。通过这些文艺形式,传播党的声音,传播核心价值观,传播满满的正能量。

      6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江源区正岔街道一处民房的院子里,民房大门上挂着“关爱园”的牌匾,正赶上爱好文艺的邻里们聚在一块,有的演唱歌曲,有的朗诵诗歌,有的表演快板书,表演的内容都是核心价值观。这是他们日常活动的一个小场景。

      这个街道有一名初中生名叫王旭东,父母离异,和奶奶一起生活,家庭十分困难。他学习不好、思想偏激,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通过“关爱园”的活动,街道关工委主任、基层宣讲员刘桂云认识了王旭东的奶奶。刘桂云了解到王旭东的情况后,多次找他谈心,使这个思想扭曲的孩子,对人生有了正确认识。今年暑期,王旭东初中毕业了,刘桂云经过多方努力,给他争取到去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上学的机会。

      让理论出群众口、入群众耳、进群众心,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必须改变就理论讲理论的方式,把理论宣传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感染力。”白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世龙如是说。

      从2013年至今,全市共组建各级各类宣讲队伍1578支,发展宣讲员达4423人,建理论活动基地1471个,举办各级各类宣讲会、报告会、文艺演出等近万场次,直接受教育群众55万人次。“植根工程”正以“小场面、小范围、小舞台、小活动”方式在白山市深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