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食药监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效率、要成果 倾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篇章

01.12.2014  19:09

延边州食药监局新组建完成后,倾力抓改革凝心聚力,提升融合度;抓队伍改进作风,提升满意度;抓监管强基固本,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效率,向改革要成果。全面实现了职能整合、机构设置、人员划转、资产划拨、工作衔接五个到位,全力开创我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新篇章。在最近省局召开的全省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一是科学谋划,全力推进机构改革顺畅有序开展。 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时提交第一手资料,适时拿出意见建议,主动汇报,及时沟通,积极协调编制、人社、质监、工商、农委、畜牧、商务等部门,逐一解决了包括酒类专卖整体划转、与工商质监职能划分以及划转人员数量、资产、设备设施,改革过渡期间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等事宜。同时,科学谋划,主动介入,靠前指导,对各县市局机构职能整合、三定规定、人员划转等关键环节给予具体指导,明确意见,最大程度实现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意义和目的,确保全系统在编制、人员、资产、经费、装备等关键问题上有足够的力量和资源有效履行监管工作。

二是敢于担当,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新机构整合后,实职科级干部达到34人,而核定的中层干部职数只有25个,加之原食药监局因改革遗留的问题较多,矛盾十分突出。新班子主动作为,反复沟通,坚持一个一个推进,一件一件解决。向州编办申请增加了1个内设机构和2个中层干部职数;反复协调州、县(市)两级编制、人事部门,妥善解决原州食药局下派、县市间交流和借调的10余名干部的人事关系问题,确保了改革期间大局稳定、干部队伍思想稳定,并为解决干部安置和使用创造了条件,激发和调动了干部队伍活力和工作积极性;将机关保洁、保卫、食堂,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三位一体”整体捆绑招商,提升服务质量,堵塞管理漏洞;想方设法,多方筹措,一次性偿还了长达10年的涉及7户药品企业的160万元基建欠款,树立了新机构、新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是强化融合,倾力推动新机构高效运转。 坚持主动融合,协调延吉市政府将延吉市局搬出办公大楼,将分散在食安办、酒类专卖、工商、质监的人员全部集中到州局办公大楼,实现人员集中管理;将原分属于各部门的相关处室,按照三定规定的内设机构,明确处室设置,落实监管责任,实现机构融合;将原四个部门划转人员合理调剂分配到各处室,促进干部间的感情和业务交流,催化人员融合;重新梳理业务交叉的责任分工,合理界定各处室职责边界,确保各处室之间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合作,有效实现了业务融合。强化作风能力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业务学习,参加国家、省局组织的业务培训;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开展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领导班子带头讲党课活动,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军训活动;从机关事务管理、机关日常规范、党风廉政建设等12个方面梳理制定了108条制度规定,确保了机关日常工作规范、有序,机构、职能、人员基本实现了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

四是狠抓监管,突出问题导向确保监管有力有效。 突出问题导向,实行清单管理,听取各处室重点工作推进完成情况,新班子先后召开10次专题会议,部署当前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无证无照整治等22项重点工作任务;以实施新版GMP为契机,局长亲自带领业务骨干深入敦化、龙井、图们等药品生产企业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全局上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强化协作,深入开展了药品、保健食品“六打两建”、医疗器械“五整治”、食品安全“四打击四规范”、非法加工病死畜禽等多项重点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已与近1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可追溯系统电子监管设备安装协议;为3000户餐饮企业安装 “阳光厨房油脂分离器;开展督查督办,对全州八县市示范县(市)创建、科普小屋建设、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发挥投诉举报中心作用,用群众眼睛延伸监管触角。目前,受理群众举报线索近400件次,发放举报奖励资金近20万元。

当前,延边州食药监局全体干部在新班子的带领下,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为守护全州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打造“五好新延边”正做出积极的贡献。(延边州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