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 补鞋的“工龄”40年 乐当鞋子的“保养师”

29.01.2015  13:49

  每天上午8点多,已85岁高龄的老补鞋匠蔡厚道,风雨无阻地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龙海市友谊路路口小食杂店边的小摊,摆上一架老式修鞋机,开始一天的工作。昨日,在与蔡师傅的交谈中,他笑呵呵地告诉笔者,他补鞋的“工龄”40年了,他这辈子乐当鞋子的“保养师”。

 

  45岁那年,没有固定职业的蔡厚道到一家皮鞋铺拜师学艺,学习手工订制皮鞋。三年后出师,由于资金短缺,没有本钱没法自己开行坐店。为了生活,他凑足30元,向一位浙江人购买了一架老式修鞋机,开始补鞋。

 

  一架老式修鞋机,一支三寸鞋钻。蔡厚道戴着一副老花镜,躬着身子“飞针走线”,一双手粗糙却灵巧。他每天8点左右“营业”,一直到晚上5点收工回家。“石码大街小巷的人,差不多都认识蔡师傅,他经常为一些困难老人免费补鞋、钉纽扣。”旁边一位卖苹果的女士说。

 

  蔡厚道从事补鞋40年来,为人真诚实在,从不偷工减料,用一手好技术和一颗真诚的心为顾客服务,“我两年前请蔡师傅补的这双鞋,到现在还没坏,那叫一个结实,只因款式过时啦,不想穿了。”一位正在补鞋的中年男子说。蔡厚道从来不贪小便宜,有一次发现少找了顾客一元钱,他起身追了50多米,把钱还给人家。

 

  在龙海市石码镇,补鞋摊屈指可数。说起补鞋行当,蔡师傅说,这是一个历朝历代都有的老行当,老百姓生活需要它,但现在日渐没落。“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还经常看到补鞋匠挑着担子沿街吆喝‘补鞋啦’,现在从事这个行当的人越来越少。

 

  补鞋收入不高。蔡厚道除了补鞋,还兼做钉纽扣、换拉链等五花八门的业务,一个月也只能赚一二千元。“比进厂打工或许更自由,但赚得实在不多。”他说,现在年轻人谁也不愿意干这活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两个年轻人找蔡师傅拜师学艺,他毫无保留地把手艺教给他们。谁知干了两年后,他们为了娶老婆,就改行了。

 

  “很多人劝我年纪这么大了,应当歇歇了。但是群众生活离不开这个行当,我心里总是割舍不下。”蔡厚道说,他身体硬朗,手脚灵活,还能劳动,想靠自己的手艺吃饭,“这样的日子过得自在。只要做得动,我就会做下去。” ⊙郑爱国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