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严打药品违法违规 20户批发企业GSP证书被撤

23.12.2016  14:32

  药品安全事关重大。近年来,省食药监局按照上级部署,从预防药品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入手,通过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持续规范生产经营秩序、采取精准帮扶措施等方式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从22日召开的“吉林省加强药品安全监管 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我省现有药品批准文号13455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中药文号7169个、化药文号6190个、生物制品96个;有药品生产企业298户;有药品经营企业13771户,其中,药品批发企业466户、零售连锁企业72 户、零售连锁门店2010户、零售企业11223户。近5年来,我省医药工业产值、销售额等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2016年我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111亿元,同比增长12%,销售收入预计达到1800亿元,同比增长15%,医药健康产业已逐步成为我省的支柱行业,我省成为全国闻名的医药大省之一。

  面对医药产业的巨大经济利益,省食药监局通过对违法违规屡教不改的企业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诚信守法企业促进管理水平升级;对优秀企业积极帮扶服务,助推发展。2016年对新增的22个药品品种实施全过程动态检查,对重点药品品种生产所需药材/饮片、原辅料、内包材等进行抽验,对产品不合格、存在质量隐患的,除依法处理外责令企业召回问题产品。对含细贵中药材的中成药品种落实监督投料制度。将问题较多或风险较高的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名单,加大监督检查频次。今年,省食药监局两次对12户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定点企业开展监督检查,限期整改3户;对32户二类精神药品定点经营企业实施专项检查,核实药品流向,防范特殊药品流弊发生。每年对有不良记录、被举报和高风险企业实施飞行检查。飞行检查采取随机方式,检查员和被检查企业事先不知道检查行程安排,检查组到达目的地后不用企业接待,不听取企业汇报,直接进入现场检查。今年年初至今已组织生产企业飞行检查55户次,收回18户企业的GMP证书。在药品流通环节,重点加强疫苗等冷链药品排查,检查疫苗等冷链药品经营企业40户,责令整改27户,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4户;对全省药品流通企业(包括医疗机构)10个方面的经营行为实行异地交叉互检,41户企业被责令整改。今年年初至今撤销批发企业GSP证书20户,责令整改的批发企业达178户。

   我省加入东北华北八省(市、区)药品稽查执法联防协作机制

  严格执法、重惩违法行为是执法部门一直坚持的原则。记者了解到,我省食药监部门已加入东北华北八省(市、区)药品稽查执法联防协作机制,与省公安厅共同成立联动执法办公室,通过人员直调、提前介入、联席会议等方式,实现案件信息共享、执法资源互补。

  今年年初至今,全省食药监系统查处药品案件2738件,移送公安机关60件,捣毁制售假劣药品窝点10个,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7个,责令停产停业99户,有力地打击了药品违法行为。

   严管的同时发挥职能优势 让药企迅速进步

  在推进药品审批制度改革上,我省开辟了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和“直通车”,提升审批效能;省食药监局连续两年召开全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座谈会,今年专门召开了全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为企业兼并重组牵线搭桥;搭建药品和保健食品品种转让交流平台,实现药品批准文号供求见面,提供技术转让法律法规服务,现已促成药品、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技术转让629项,新增产值近20亿元。目前,全省有298户药品生产企业、446户药品流通企业分别通过新版GMP认证和GSP认证。

   消费者网购药品需注意哪些问题

  针对网购药品行为,省食药监局药品流通处处长王崇峰介绍说,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只允许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药品经营企业在网上销售药品,只允许销售非处方药,不得销售处方药。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网上购药时,一要注意网站是否合法。要仔细查看其网站上是否公示《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二是注意药品是否合法。要核实网站销售的药品是否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登录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查询,核对药品的名称、批准文号、生产企业、有效期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