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定价实行市场化 长春市场挺平静

12.06.2015  10:04

 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制定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6月1日正式施行,根据意见,除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全部取消。药品价格从此放开,由市场决定。11日,记者调查发现,药品价格放开后的十天里,长春的市场非常平静,医院、药房价格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记者就此对多家药店进行了探访,发现不少药店按兵不动,持观望态度。

11日,记者走访了吉大二院周边及清明街上的几家药店,一家药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来说他们药店的价格没有任何变动。“价格放开后我们要先看看医院的价格有没有变动,如果今后医院的药价降了,考虑到竞争关系,药店的一些药品价格也需要跟着下调。”这位负责人说。

而在另一家药店,店员说,“降价的,也是因为会员日搞活动,和这个新政无关。

一位药店经营者称,药价变动跟很多因素有关,如果药企价格发生改变,他们也会改变,但是目前看药企还没出现什么动作。

他提出一种观点,“只能说,假如药品价格放开,一些药品可能就会放弃医院的市场,转而到药店。

李先生还透露,要说价格有所变动的,像“病毒灵”、维生素B1等这类“便宜药”价格有所变动,但价格变动也是从年初就开始了,价格大约都上涨的较大,比如以前零售价1.5一瓶的维生素B1,现在要2元,病毒灵从2元也上涨到3元多。这类药品价格的变动,主要是和原材料上涨有关,的确和6月1日的药品定价市场化没有关系。

对于未来药品价格趋势,他说,对于药价,物价部门有个最高“上限”,价格基本上是“就低不就高”。要说有什么变动,只有中成药的原材料受产地源头运输供应的影响,或因中药材种植地产量有所下降,由此造成一定的价格浮动;而西药的供应,则几乎不存在什么问题。“在短期内药价应该是平稳的。从长远来看,尤其是西药如各种抗生素类药品,药价还有下降的可能。”(记者 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