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拒绝“节后综合征”各部门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26.02.2015  08:55
 

窗口工作人员认真接待办事群众

中国吉林网讯 转眼间,春节长假已经结束。昨天是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新常态下,政府部门的工作状态如何?大家是否都“收心”了呢?各项工作是否有序开展?昨日,记者走进各政府部门进行实地探访。

省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全部准时到岗

政务中心是服务老百姓的第一窗口,最能体现政府部门的办事作风。因此,探访的第一站记者就选在了位于人民大街与东蔚山路交会处的省政务中心。

上午8时许,离正式上班的时间还有近半小时。省政务大厅内,3组LED全彩显示系统和25套电梯可视宣传设备已经开启,不间断滚动播放政务服务信息。“您好!请问您是要去哪个窗口?”看记者站在大厅里有些迟疑,导示员误以为是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找不到服务窗口,便热情地上前指路。“工商部门。”因为是暗访,记者便顺口编了一句。“那您从这边去负一层。”导示员右手微扬,微笑着为记者指明了去往楼下的电梯。

新年好啊!”窗口里面,同事们一边问候,一边开电脑、擦桌子。8时30分,157个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全部准时到岗。记者在大厅里转悠了一会儿,或许是春节刚过的缘故,前来办事的群众还不多,服务大厅里除了办事群众的交谈声之外,就听见电脑按键的“啪啪”声。“今天办事儿的人少,闲下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文件,熟悉熟悉工作流程。”一位工作人员说。相较而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直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省工商局等几处服务窗口的办事群众相对多一些,但基本上也没有长时间排队等候的现象。

效率挺高,没想到能办这么快!”刘先生手里拿着一份科技方面的资料文件,大步流星地往外走。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事儿办成啦,“我的事儿总共需要在4个窗口办理,准备的材料有点问题,中间去负一层用电脑修改了一下,浪费了点时间,办事儿的时间总共也就花了10分钟左右。”记者楼上楼下地走了几圈,直到9时30分左右才离开,近1个小时的观察,没有发现窗口工作人员值班期间打瞌睡、吃东西、打游戏、大声喧哗、聚堆聊天等情况。

省政协:第一天上班就进入快节奏

探访的第二站,记者选在了省政协。

今天忙吗?”“忙!”王玥是政协宣传处的工作人员,回答记者的问话时,她眼睛都没顾上从电脑屏幕上离开。右手食指在鼠标上一点,“”的一声,一份文件从旁边桌上的打印机里钻了出来。

过几天就要去北京开‘两会’了,有很多工作需要准备和处理。”王玥突然站起,紧走两步,取来刚打印出来的文件,重新落座,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她告诉记者,虽然当天是第一天上班,但是因为手头要处理的事情太多,“自己头一天晚上已经开始忙了。

离开她的办公室,记者又随机敲了几个办公室的门,大家都在。他们有的低头在电脑上处理文件,有的则在看今年的工作安排。记者从一位工作人员的案头上看到了一份“吉林省政协2015年协商计划议题”,“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推进依法治省建设”、“加快推进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些都是今年资政协商会要重点讨论的议题,时间特别紧,我们现在就得开始做充分的准备。”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转悠了两层楼,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脑中盘旋:咦!领导办公室的门都关着,领导们去哪儿了呢?“省里召开‘落实年动员大会’,领导们都去开会啦。”宣传处的王玥说着,给记者看了一下会议通知,“领导临走前把工作都安排好了,回来马上就召开会议,传达上午会议精神,落实安排今年的工作任务。” (记者 李纳 报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