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14.07.2015  19:30

  近年来,舒兰市以品牌带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成果显著。
  为推广品牌特色农业,舒兰市结合城乡发展,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布局的深度谋划,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区域产品整合,打造出一系列有特色、有潜力、有亮点的绿色农产品品牌。
  积极引导是舒兰市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战略的首要法宝。在商标品牌培育工作中,舒兰市将有发展潜力的涉农龙头企业、当地的支柱产业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培育和发展的重点,在引导和服务上做文章,积极发动、引导帮助企业申请产品商标注册。在舒兰市政府的引导下,舒兰市成立“舒兰大米”协会,带领和整合境内68家大米加工企业,全力打造“舒兰大米”地理标志品牌;在舒兰市政府的引导下,泰信达长白山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手北京同仁堂,加工生产的“同仁堂牌”林蛙油颗粒系列产品畅销国内;白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凭借优质原材料和精湛的工艺,打造“白翎”系列羽绒产品,建成了东北最大的羽绒及羽绒制品出口基地。
  政府充当企业推广员,冲在特色农业品牌推介第一线,这是舒兰市政府发展本地农产品品牌的又一有力措施。他们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召开推介会,力推“舒兰大米”;帮助企业在京召开吉林瀚蜂农业经营模式研讨暨新闻发布会,为“稻泉夫”、“蜂奏”、“瀚蜂”系列蜂产品品牌造势;政府掏钱,为企业在进舒主干道立广告牌,……他们还充分发挥商标品牌培育数据库平台作用, 将已发展成熟以及有潜力的农产品都列入培育数据库内重点培育,指导涉农企业规范使用商标,指导其合理扩大商标注册类别,力求企业不断提升,实现“驰名”、“著名”农产品商标从量到质的突破。
  据统计,截至目前,舒兰市已经培育涉农商标102个。其中,“棒槌泉”被注册为国家级驰名商标,“舒禾”、“平安永丰”等省级著名商标26个,“平安新悦”、“旭星”等吉林市级知名商标24个。如今,舒兰市的特色农业品牌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