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以创新为天职

01.05.2015  00:39

 

 

资料图

43岁的高大伟,自1992年走出校门便将梦想扎根于一汽,从一名机电技工到6000余人规模焊装车间的管理者。他23年的职业生涯亲历了中国汽车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成长。他说:“这23年就是不断在学习中进步的过程。

性格决定命运,高大伟就是这样一个例证。从参加工作那一天起,高大伟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在他的职业生涯里,“第一”就是高大伟标签,在他的身上,与他一同进厂的同伴们看得最清楚的一点是“他让优秀成为了习惯”。

高大伟出生于长春市一个普通家庭,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父亲对他的学习习惯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992年入职时,他仅拥有中专文凭。同宿舍的工友回忆,他当时总会在下班后学习到深夜。“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因为工作需要,也因为不懂的东西太多。”高大伟说。

高大伟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他的追求。”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工会办公室副主任白泽腾说道。

依靠不间断的学习,高大伟入职之初便成为国内第一批掌握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技术的工人。从参加德语强化班,到掌握工业总线系统、固化加热系统等前沿技术,从完成激光焊接补偿返修技术、车身表面返修技术等近千项重大技术革新,到拿到吉林大学学士学位、同济大学硕士学位,目前正在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高大伟始终在学习中成长。

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要经过实践的洗礼,才能变成才能和经验储备在头脑里”高大伟说,他干过车间里除操作工外的所有岗位,从机电工、班组长、工程师、主管到车间经理,再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加身,是“学不可以已”的职业习惯和生活习惯让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

梦想的原动力,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令高大伟一路成长,还汇聚成团队文化,成为一汽-大众德方合作伙伴眼中的“中国力量”。在高大伟的倡导下,焊装车间连续多年组织涵盖各类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并建立“金涛工作站”“王德亮工作站”等按照员工技术特长、以其姓名命名的学习站,进行资源整合和知识分享。

高大伟在当工段长时,该工段绩效是一汽-大众焊装车间的第一名。一汽-大众每个工段有百十号人,工段长不仅管人,管技术,还要控制成本、采购、试验等,考验的是综合能力。当工段长的经历让高大伟有了自信,同时,在他身边也成长起一批创新型高技术人才,他们共同支撑着中国汽车制造的脊梁:中央企业劳模樊宇、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涛以及他搭建的知识管理平台“金涛工作站”,同样年轻人的他们,在高大伟带领下,团队与个人一共获得国家级以上科技创新型奖项12个,授权专利100余项。高大伟执掌的有6000人的焊装车间,连续六年获得QC和质量信得过班组评比的国优称号。

我们维修队伍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在整个焊接质量的控制上我们在德国大众汽车中排名是前列的。”高大伟自豪的说。

高大伟,从普通工人到创新型管理专家,他秉承自己“职工以创新为天职”的永恒追求,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实现了人生出彩的“中国梦”。

中国吉林网记者 邱敬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