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商圈重庆路商铺遭遇“租用危机”

21.04.2015  09:51

    

房租高、竞争激烈成投资者“绊脚石

    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此时不仅仅是草木发芽、万象更新的好时候,很多商铺也会选在春季开张营业。但是在长春的老牌商圈重庆路,却出现了多家面积较大的临街商铺无人租用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键词1·现象

    曾经一铺难求的重庆路有些落寞

    临街旺铺长时间闲置着无人租用

    每天上午8点多,在长春重庆路从事鞋帽生意的李文静(化名)都会路过重庆路商业街,出于对市场的观察,她总会留意身边的店铺。而她不经意间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重庆路很多临街的商铺都闲了出来,门口上写着出租的信息,这让她感觉曾经一铺难求的重庆路有些落寞。

    的确,在重庆路卓展附近的拐角处,之前好几家做高档品牌生意的店铺空了出来,这几家门店都大门紧闭,门上贴着醒目的出租信息。而这些招租的商铺普遍面积都在100平米以上,有的甚至在600平米以上。

    虽然春天的气温已经升了上来,但是在上午时分,处于背对阳面的几家店铺门脸则显得有些冷清。

    据周边经商的多家业主介绍说,这几家店铺的面积都不小,之前都是做一些高档品牌汽车或是电子产品的门店。自从之前的生意不做后,店铺已经闲置了很久,大约有两三个月一直在对外招租了,但是现在来看,还是没有动静。

     关键词2·招租方

    “经常有人问但往往石沉大海

    “希望租房商家经营珠宝类项目

    “因为位置好租金是笔不小数字

    记者注意到,这几家店铺位置都非常好,面积都不小,最小的129平方米,最大的600多平方米,而且都紧挨重庆路商业圈的路段,周围人流量都很大,地理位置没的说。但是就在这样的好地段,却遭遇了出租难的尴尬。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联系上了一家店铺负责出租的工作人员。

    “店铺招租已经2个多月了,这期间有很多人打电话询问店铺的情况,但是实际想租用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复。”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商铺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所以在招租方面,招租方对项目也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希望租房商家经营珠宝类或是名牌产品类的项目。

    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表示,出于店铺位置好的因素,房租可能是很多商家考虑是否租用的重点,所以在租房时,如果项目合适,具体的房租也可以商量,但其也表示,“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关键词3·投资者

    “600多平米店铺租金一个月要42万

    “高房租让生意的成本和风险增加

    核心地段,毗邻商圈,人流量大,这些条件对于店铺来说具备了一切的优势,但是在重庆路上的这几家大型店铺却迟迟没有租出去,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位有意向代理某珠宝行业的经营者正在选店铺,而重庆路商圈空闲出的这几家店铺,确实也成为了他的选择目标,可他却迟迟没有下手。作为投资者,他感到了困惑,因为在重庆路这样的商圈,店铺租金确实太高了。他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繁华商圈还没有租出去的临街商铺,都是面积很大的。拿600多平米的店铺看,租金一个月大约在700元/平米,相当于一个月就是42万元钱。另一位也有意在此经商的投资者表示,高房租让生意的成本增加,而这种增加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如果租用就肯定不会短期,势必要考虑所经营项目能否带来足够的利润,所以房租确实是让经营者头疼的事情。

     关键词4·观察

    周边商圈业态饱和度高

    投资者需面临激烈的竞争

    重庆路商圈,是长春的一个老牌商圈,在这里,无论吃的、穿的、用的都应有尽有。而随着商业业态的发展,重庆路商圈也汇集了大型商超、奢侈品名店等各种店铺,因此想在这条街上经商,除了高额的房租,激烈的竞争是每个投资者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在很多已经经营多年的店铺中,比如附近几家珠宝店、服装店等,经过多年的经营,客流量已经相对稳定,产生的利润也足以让其在重庆路商圈中站住脚。而一些几十平米的小型店铺,虽然都不断的易主,但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剩下的一百平米以上相对面积较大的店铺,如果空下,招租就不那么容易了。采访中,多位投资者表示,投资之前,首先项目要迎合市场,项目要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其次面对的就是高额房租,动辄每月几十万元的房租,算下来一年就要几百万元。

     关键词5·支招

    在高强度竞争下可选择差异化经营

    还要考虑线上线下双向运营

    对于临街大型店面闲置无人租用的情况,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表示,商圈店铺的租金高低是由市场决定的,一些面积稍大的商铺,其租金自然更高。对于承租方来说,承担的风险大,成本也是很高。所以很多时候,就会出现临街大型店铺无人租用的尴尬局面。他建议,如果选择商圈面积较大的商铺经营项目,应该在高强度的竞争态势下选择差异化经营,比如健身器材类或是服装类,可以脱离原本的单纯销售,进行体验式服务,这样就可以做出差异化,突出竞争力,减少风险的承担。与此同时,还要考虑线上线下的双向运营。

    记者 王冬旭/文 张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