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撒谎癖” 居然可以科学论证

20.04.2016  09:48

  “人都会撒谎,政客们更甚。

  

  这是美联社17日一则报道的标题,针对的是当下竞逐越演越烈的美国大选预选。

  

  美联社记者采访了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力图从“科学”角度剖析大选季美国政客的“撒谎癖”。

  

  报道说,专业人士过去20多年针对撒谎进行的研究显示以下几点:

  

  ——“言过其词”是人的常见倾向。

  

  ——从幼年起,人就具有学习撒谎的能力。

  

  ——人倾向于将于己有利的撒谎合理化。

  

  ——我们每天都可能撒让人觉得舒服的“小谎”。

  

  美联社这则针对美国选举的报道在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广泛落地,其简短导语在媒体网站凸显:“这是一个撒谎的季节。

  

  对此有研究人员表示不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贝拉·德保罗说:“对于越来越多的社会生活中的撒谎,尤其像(总统竞选人)特朗普这样的政治人物越来越多地撒谎,我感到担心。”  

  

  图为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资料图片)

  

  【新闻透视】

  

  对于美国大选中竞选人“越来越多地撒谎”现象,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美国律师邓洪和国际问题学者储殷。

  

  “大选中,政客撒谎目的只有一个:选票。”——邓洪(美国刑事律师)

  

  邓洪:民众非常清楚政客们在吹嘘、许空头支票。大选中,政客撒谎目的只有一个:选票。

  

  政客知道,谎言多说几次,就变成“事实”。当媒体也不断转述,而不加以采证,谎言就变成真实。

  

  举例而言,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竞选时曾说:“你们看着我嘴唇,我不会加税。”可是他后来还是加税了。奥巴马也说要“推动移民改革”,可是他上台后看不到相关政策的出台。这都是选民看得见的撒谎。

  

  这次美国选举,谎言更为流行。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媒体、社交媒体兴起,传统媒体受到挤压,一些媒体裁员,没法投入更多力量查证政客表态,导致谎言满天飞。政客有恃无恐,就更大胆地撒谎。

  

  “西式代议制民主行至当下,撒谎成为理性选择。”——储殷(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储殷:大选季谎言流行是以选举为中心的代议制民主常见的现象。当真相公布时,选举结果已经产生,撒谎的人可以有一段漫长时间来消化其负面影响。可以说,西式代议制民主行至当下,撒谎成为理性选择。

  

  政客撒谎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包装、吹嘘自己的历史,掩饰自己的错误;二、针对对手的谎言进行抹黑、爆料,以摧毁对手;三、对特定群体、选民的谎言。政客不断许诺、保证,以赢取支持;四、对自己赞助人撒谎。拿钱不办事,为了政治前途在选民和赞助人之间腾挪。

  

  愈演愈烈的政客撒谎有三个原因:一、代议制民主结果和选举过程的落差和迟滞;二、所谓的“逆向淘汰”。大家都撒谎,不撒谎就被淘汰,所以每个人都撒谎;三、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在选举政治中体现为代理人风险、受托人风险。如果没有制约,政治代理人就会撒谎欺骗委托人,也就是选民。现在撒谎流行,显示制约失灵了。

  

  这是传媒政治的一个短板。坏新闻比没有新闻强,越到最后,胆子越大。美国大选至今,没有人保证自己稳赢,这时就会搏杀,撒谎只是手段之一。(夏文辉  新华社专特稿)

    

  图为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资料图片)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