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一年级新生使用新版“长春版”语文教材

22.08.2016  16:49

  今天长春市二十余万中小学生秋季新学期开学,又一批2010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小豆包”迈入小学校门。据悉,从这次秋季开学前起,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起始年级的学生将开始使用最新修订版的“长春版”语文教材。新版教材除了收录了《哈利·波特》等篇章,还首次将1200字左右的“大长文”加进一年级语文教材。

   一年级新生

  都用“长春版”语文教材

  开学前,就有好多新生家长听说语文要换新教材。昨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此前我市小学语文有的学校使用“长春版”教材,有的使用“人教版”教材,但从这次秋季新学期开始,起始年级学生都将使用最新修订版的长春版语文教材。

  樊圆圆是明德路小学的语文教师,她表示,明德路小学一直使用的就是“长春版”语文教材,“‘长春版’语文教材比其他版本更加接地气,有东北地域文化特色。”

  杨鸿燕是市一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开学教四年级。她告诉记者,此前学校一直用的是“人教版”语文,“开学后我们年级还沿用“人教版”,不过今年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肯定是改用新版“长春版”语文教材了。”

   新版“长春版”语文教材

  有啥变化?

  “这次是‘长春版’语文教材自2001年以来第三次较大规模的修订。”我省知名教育专家、“长春版”国标语文教材小学主编赵士英说。

  据介绍,这次新版“长春版”语文选篇的更新幅度很大,更换了40%的篇章,更新原则是经典型、科学性、时代性以及丰富性,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选篇方面优化了教材结构,注重文学类文本与信息类文本、写实与虚构类文本、连续文本与非连续类文本的均衡,使儿童阅读营养合理均衡。

  “高年级还首次加入了有特色的非连续文本学习。”赵士英说,所谓“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因为非连续文本在现代社会已被广泛运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须臾不离(如统计报表、财务报告等),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哈利·波特》类虚构文本

  进入语文教材

  在选文上,新版教材还对文学类文本做适当调整,适当增加了信息类文本。“语文教育并不等同于文学教育,只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类的文章在以前占的分量是不足的。”赵士英说,信息类文本内容包括科学、社会、历史、生活、媒体等。

  同时调整了虚构文本和写实文本的关系。东方的语文教材往往写实性文本较多,赵士英认为,写实性文本与虚构类文本比例不合理,会影响孩子们的想象力。而在新版的教材中虚构文本得到了重视,比原来增加了20%。比如,《哈利·波特》等入选教材。

  新教材中还增加了幽默教育成分,如针对一到三年级的孩子进行图画幽默和语言幽默教育,其中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张乐平《三毛爱科学》、卜劳恩的《父与子》等。“我们精心选择了多篇世界著名漫画,有的还配以文字说明,还安排了中国幽默故事,告诉孩子们欣赏漫画的方法。幽默是智慧的体现,而读图则能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赵士英说。

   1200字“大长文

  首次进入一年级语文教材

  新版“长春版”语文教材还有一个亮点是“大长文”首次进入教材。新版小学教材,12册书中每册设计了一个《走进经典》板块,都有一篇大长文,比如一年级的教材中选择的是非常经典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约1200字。二年级把《神笔马良》《哪吒闹海》《丑小鸭》《昆虫记》和中国四大名著等原文引入教材中《走进经典》的板块中。

  一年级孩子读1200多字的文章长不长?赵士英认为,这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经典阅读,激发和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如果有兴趣,肯定就不觉得长。另外,这次着重倡导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联系。比如把《哈利·波特》原文引入小学中高年级教材,就是通过课文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然后有兴趣的孩子会把阅读拓展到课外,开始《哈利·波特》整套书的阅读。

  “这样的方式,是鼓励孩子们持续性阅读,不断深入阅读,抵制碎片化阅读、浅阅读。”赵士英表示,碎片化阅读获取的信息不等于知识,碎片化浏览不能获取智慧,只有真正的阅读才能生成有结构的知识和智慧。

  赵士英表示,这次教材的修改特别重视语文学习方式的改革,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了语文阅读策略、识字写字策略和表达策略的重要内容。同时进行了多元模式的语文大单元开发,也就是听、说、读、写、综合学习等有机融合构建整体的学习单元,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和实践性。高年级的学生要写综合学习的研究报告,鼓励儿童研究课题之后发表出去。另外,新版教材的版式、插图都进行了创新设计,从细微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