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筒子楼老邻居时隔36年再相聚 报出小名引哄笑

01.02.2015  01:43

长春筒子楼老邻居时隔36年再相聚 儿时玩伴热情拥抱

吉和网1月31日报道 1月31日,在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4楼会议室里,不时地传出阵阵笑声。这天,是原吉林省建设厅锦水路30多户老邻居春节联谊会的日子。多年不见的老邻居老朋友一见面,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会议室内,不时有颤巍巍的老人走进来,一群人忙上前打招呼聊天。

36年后再相见,当年风华正茂的叔叔阿姨,现在已经是满头银发;当年扎着小辫的小丫头,现在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当年满院子玩耍的淘小子,已经是稳重成熟的一家之主。然而不管时间怎么改变,大伙挂在嘴边的,依然还是当年宿舍筒子楼里的快乐情景。

热情拥抱开怀大笑 儿时玩伴36年后再相聚

1月31日上午,距离原定的聚会时间还有半小时,就已经有人陆续赶到了。再见到当年的小伙伴,大家热情拥抱在一起,开怀大笑。

“当年我们住的三层小楼,我们门洞共有15户,但是年龄仿上仿下的孩子却有59个,大家都是从小一块儿玩到大的。”今年已经70岁的朱吉隽说,他是当年那帮孩子里,岁数最大的,其他的就算最小的,现在也已经有53岁了。

原吉林省建设厅锦水路宿舍楼始建于1959年,因为1979年拆迁,大家才相继搬走,各奔东西。“虽然老楼现在不在了,但是我们都没有忘了那个年代,那栋楼,那些人。”朱吉隽说,现在同学聚会、同乡聚会比较多,但是老邻居聚会的并不多。

朱吉隽说,他们在2012年中秋节前夕,曾经组织过一次聚会,但是来的人只有20多人。后来,他们又相继联系到一些老邻居,这次来参加聚会的将近四十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还能聚在一块儿,非常激动。”

报出小名“老歪”引哄笑说自己名没人知道

这次聚会有一个程序是自我介绍。轮到张建英时,她说出自己的姓名,很多人反应不是很强烈,但是当她报出自己的小名“老歪”,大家瞬间就是一阵爆笑。因为他们对“老歪”这个人太熟悉了。

张建英今年54岁,在家里七个孩子中,排行老四。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小时候就像一个“假小子”,总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张建英11岁那年春节前夕,妈妈给大她两岁的姐姐买了一件新衣服。张建英听说妈妈没给自己买,当时就不干了,坐在地上一顿哭,不依不饶的。没有办法,妈妈只好哄她,说会让姐姐把新衣服让给她。

“那件衣服是红色的小棉袄,上面还有白色的小花,可好看了。”张建英说她穿上新衣服,在家正美呢,姐姐回来了,看到妹妹穿着自己的衣服,当场就给她一顿揍,强行把衣服扒了下来,并拽着妹妹去找妈妈评理。

虽然妈妈让姐姐把新衣服给妹妹,但是姐姐不同意,还把新衣服藏了起来。张建英并没有放弃,连着在家找了三天,终于找到了新衣服。

“趁着我姐不在家,就用剪子把衣服给剪了稀碎。”张建英说,当时她寻思,不让自己穿,就谁也别穿了。

姐姐回来后,看到新衣服变成了碎布条,一怒之下又打了张建英一顿。妈妈知道这事后,也打了张建英一耳光,说她不讲理,太歪了。张建英也因此得了一个“老歪”的小名。

“一寻思那时候,太开心了,仿佛又回到童年了。”张建英说,尽管过去生活条件不好,孩子也多,三四家共用一个厨房,但是左邻右舍互相帮忙,非常和谐。“那种感觉,老好了,相当地团结。”

还会有下次聚会希望其他老邻居都能参加

为了这次聚会,杨秀梅半个多月前就开始忙活,四处联络老邻居们。

“我听说一个老邻居在医院工作,就去那找,结果才知道她已经退休了,而且还没有人知道她的电话。”第二天,杨秀梅又去了,终于从科室主任那里要来了邻居的电话。

杨秀梅听说一个老邻居的爱人在社区工作,就跑过去打听,但是却不知道邻居爱人叫啥,连着去了好几次,也没有找到,不得不放弃。“还好有别的邻居在街上遇到这个邻居了,便留了电话,大家才算找到他。”

“经过大家不断寻找,当年的那些老邻居,大多数都联系上了。”杨秀梅说,但是由于有的人在外地工作,或者在外地生活,没有时间赶回来。这次来参加聚会的除了30多个当年的小伙伴,还有4位长辈。

“老邻居,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杨秀梅说,希望那些还没联系上的老邻居,能够跟大家联系,聊聊当年的趣事。如果您是原吉林省建设厅锦水路宿舍的老邻居,可以给杨秀梅打电话13943068320,他们很期待您能参加下一次聚会。

吉和网记者 苏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