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儿童医院陈鸿雁:孩子长多高骨龄说了算

30.01.2015  12:41

  进入寒假以来,很多家长热衷于带孩子到医院测骨龄,有的测出发育迟缓,有的测出性早熟。那么,这种测量是否科学,对于指导家长是否有所帮助?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儿童医院生长发育科副主任陈鸿雁。

 

   骨龄与实际年龄不一定相同

 

  陈鸿雁说,骨龄预测目前仍是监测未成年人生长发育的好方法,也是预测身高相对科学的手段。她建议家长尽早关注孩子的骨龄,避免孩子个矮情况的发生。

 

  骨龄是指骨骼的年龄,简称骨龄。而骨龄和实际年龄并不一定相同,人的身高增长更多与骨龄相关,而不是取决于实际年龄。通常来说,女孩骨龄超过15岁,男孩骨龄超过17岁,骨骺大多已闭合,几乎没有再长高的机会。

 

  曾有一个男孩,13岁就长“喉结”,一两年内都没长个子,身高不足1.60米。妈妈带着孩子前来求诊,一测骨龄却超过了15岁,已经基本发育成熟,无法再长高。听到检查结果后,妈妈伤心地哭了起来。这类病例在市儿童医院保健科屡有发生。

 

  导致孩子身高矮小的误区

 

  陈鸿雁说,人们最大的误区就是习惯地以为人有“早长”、“晚长”之分,认为小孩最终总会长高,执著地等待奇迹发生。

 

  作为保健科专科医生,陈鸿雁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身高仅有1.3米,骨龄也只有7岁~9岁。这类小孩矮小的原因是生长激素缺乏,即使骨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最终也不会长高。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矮小中最多见的一类,并于男孩多见。这样的孩子多数从幼儿园或小学开始就会比同班小朋友矮10cm~20cm,身高每年增长速率缓慢,骨龄自幼甚至到成年人仍落后于实际年龄2岁以上,多数有青春发育期延迟(18岁男孩无阴茎、睾丸增大,也无变声、长喉结),成年时身高不足1.5米。

 

  此外,矮小也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父母(或一方)身材偏矮,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

 

  陈鸿雁建议说,如果孩子身高不理想,家长既不能病急乱投医,盲目应用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所谓的增高药品和用品,也不能顺其自然,应尽早做骨龄测试,明确病因,把握矮小儿童的最佳治疗时机。

 

  (江城日报记者/史艳菊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