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发现辽金时期完整陶窑遗址 还原800年前制陶现场

25.04.2016  04:18

图为窑址发掘区全景

图为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工作(资料图片)。

图为考古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新华社长春4月20日专电(记者刘硕)记者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对吉林城四家子城址进行进一步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金代陶窑和部分废弃陶片堆积。专家介绍,该窑址保存状况之好在国内同类型遗址中较为罕见。

城四家子城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为一处辽金时期的州城遗址。去年6月至10月,对城址内西北部的一处窑址开展了600余平方米的发掘工作,发现金代陶窑2座,由该陶窑烧制的废弃陶片堆积一处。此外,还发现不同时期的房址共5座,以及大量灰坑和灰沟遗迹。

考古队领队梁会丽介绍,发掘的两座陶窑均为砖砌的椭圆形窑室,除顶部早年已遭破坏外,其他部位保存均较好,可见完整的窑门、窑床、窑壁和烟囱。窑壁、窑床及烟囱均为砖砌,窑壁还涂抹一层厚5厘米左右的草拌泥。通过窑内出土物可确认这两座窑专门用作烧造大型日用陶器,时代大致处于金代早期。

此次发掘中,在陶窑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以陶器为主,多见缸、盆、罐、壶、甑等大型器皿,这些陶器烧造火候较高,器表磨光,制作较为精良。其中一件陶盆内壁通体刻画鱼、水草等纹饰,制作十分精美。还出土了少量碗、盘、盏等小型陶瓷器,当为窑工所使用的生活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