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冷空气东移影响我省今年霜冻出现 但晚于常年
中国吉林网讯 记者 丁隽 9月26日14时55分,吉林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东移影响,预计27日白天开始,吉林市气温明显下降,累积降温幅度可达9—11℃,将出现寒潮天气,同时28日和29日早晨,吉林市将有霜或霜冻,请注意做好预防。
9月份出现寒潮、霜冻,很多人甚是不解,这样的情况因何而来?
对此,中国吉林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吉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宁告诉记者:“根据数据显示,我省历年初霜冻出现,平均会在9月22日、23日,今年在28日、29日出现,比往年要晚。”对于今年首次出现霜冻的原因,王宁介绍:“这一次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受强冷空气东移影响。累计降温幅度可达8~11℃,局部地方可达12℃以上,最低气温将出现在9月28日或29日早晨,中部和东部山区最低气温可达-2~0℃,地面温度为-3~-1℃,其他地区最低气温为1~4℃,地面温度为-1~2℃。”
说到这里,就要和小伙伴们普及一下“霜冻”咯。
【何为霜冻】
气象专家表示,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它与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冻时并不一定是霜。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初终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都较大。
【霜冻类型】
根据霜冻发生的季节不同,可分为春霜冻和秋霜冻二种:
春霜冻又称终霜冻(每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也就是春播作物苗期、果树花期、越冬作物返青后发生的霜冻。随着温度的升高,晚霜冻发生的频率逐渐降低,强度也减弱,但是发生得越晚,对作物的危害也就越大。
秋霜冻又称初霜冻(每年入秋后第一次出现的霜冻),秋收作物尚未成熟,露地蔬菜还未收获时发生的霜冻。随着季节推移,秋霜冻发生的频率逐渐提高,强度也加大。
【霜冻危害】
农学专家解释,作物内部都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胞组成的,作物内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水分,当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开始结冰,从物理学中得知,物体结冰时,体积要膨胀。因此当细胞之间的冰粒增大时,细胞就会受到压缩,细胞内部的水分被迫向外渗透出来,细胞失掉过多的水分,它内部原来的胶状物就逐渐凝固起来,特别是在严寒霜冻以后,气温又突然回升,则作物渗出来的水分很快变成水汽散失掉,细胞失去的水分没法复原,作物便会死去。
【预防方法】
吉林省气象台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和地方农民群众在霜前应及时开展防霜工作。对于已经成熟的水稻应提前收割,防止霜后倒伏,因地制宜收获粮豆,优先收获大豆,以防豆荚炸裂,蔬菜田、果园等采取灌水等措施防霜,有条件的还可以采取覆盖和熏烟等防霜措施。对于大棚内的蔬菜,应及时对温棚施加防寒保温措施,使蔬菜免受低温影响。
同时,农业专家也提出几点预防霜冻的方法:
灌水法
灌水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可使空气升温2℃左右)。由于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田间温度不会很快下降。至于小面积的园林植物还可以采用喷水法,其方法是在霜冻来临前1小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植物不断喷水。因水温比气温高,水在植物遇冷时会释放热量,加上水温高于冰点,以此来防霜冻,效果较好。
遮盖法
就是利用稻草、麦秆、草木灰、杂草、尼龙等覆盖植物,既可防止外面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一般能提高气温1-2℃。有些矮秆苗木植物,还可用土埋的办法,使其不致遭到冻害。这种方法只能预防小面积的霜冻,其优点是防冻时间长。
熏烟法
是用能够产生大量烟雾的柴草、牛粪、锯木、废机油、赤磷或其它尘烟物质,在霜冻来临前半小时或1小时点燃。这些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而烟雾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一般能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提高1-2℃。但这种方法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且成本较高,污染大气,不适用于普遍推广,只适用于短时霜冻的防止和在名贵林木及其苗圃上使用。
施肥法
在寒潮来临前早施有机肥,特别是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也可利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在继续腐熟的过程中散发出热量,提高土温。入冬后可用暖性肥料壅培林木植物,有明显的防冻效果。暖性肥料常用的有厩肥、堆肥和草木灰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要掌握好本地的气候规律,应在霜冻来临前3-4天施用。入冬后,可用石灰水将树木、果树的树干刷白,以减少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