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种常见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

13.07.2016  13:10

12日,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办召开了全省健康扶贫工作会议,新文化记者了解到,32种慢性常见病门诊报销比例将会提高。

根据国家要求,我省已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包括提高32种常见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42种特殊疾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住院患者报销比例,提高42种重大疾病住院补偿比例,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均提高5个百分点);新农合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0000元降至6000元;增加23个残疾人医疗康复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

对贫困参合患者实行分类救治,一是省人民医院针对患有肺癌、食道癌等28种重大疾病且需手术治疗的低保家庭、五保供养对象、孤儿等特定贫困参合患者,实现目录内医药费用全免,其中目录内医药费用经各种政策性报销后,剩余部分由省人民医院与省慈善总会各承担一半。二是省人民医院针对28种重大疾病外的住院贫困参合患者,给予目录内医药费用5%的减免政策。三是依托 吉林 心脏病医院承担全省农村心脏病贫困参合患者医疗救治,免费为适应症患者开展心脏支架、搭桥等手术项目,所需费用除新农合正常支付外,其余部分由吉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承担。

对贫困人口要实施分类救治,帮助他们走出贫病交加的困境,恢复生产生活能力,使他们自力更生,走出贫困。一是搞准对象。5月份,集中开展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建档立卡情况调查,目的就是进一步核准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情况,把致贫的病种找出来,一户建立一个档案,这是一项前提和基础性工作。二是措施精准。对贫困大病患者要实行分类救治,能够一次性治愈的,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维持治疗的,进行长期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的,由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实施。7月7日,吉林省人民医院启动了“脱贫攻坚”医疗慈善救助项目,对农村五保对象、城乡孤儿、县级民政部门认定的城镇三无人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以及精准扶贫对象,患有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等28种疾病进行救助。省人民医院作为项目定点医院,将为救助对象建立就医扶贫“绿色通道”,救助对象住院免交预付金,实行先救治、后结算。完善“一站式”即时结报,这一项目启动将有力推动我省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发展。三是务见实效。分类救治,要在对贫困地区、患病贫困人员数量、地域分布、疾病种类、病程、病情、当地医疗卫生基础条件等情况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分类,制定切实可行救治方案,发动、组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力量,突出重点人群和重点病种,开展重点救治。

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农村贫困人口能够就近得到及时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统筹推进贫困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还要将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努力消除传染病、地方病危害,切实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和卫生状况,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

新文化报( 赵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