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梦想的种子——四平市铁东区佳禾种植业农民合作社创始人冯思翰的故事

03.06.2015  16:32

      冯思翰,1988年出生,特立独行,是个地道的“80后”,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去北京一家公司工作的机会,回到老家四平市石岭镇,开始了自主创业。他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和黑土地打交道,这才是我的根儿!

      刚回到家,冯思翰就赶上了秋收,很多村民由于买到了假种子,玉米减产,这件事让他非常气愤,也成为他创业的动力。冯思翰利用大学期间兼职打工攒下的3万元钱,创立了绿禾种业有限公司,他想让乡亲们用上好种子。

      创业方向找好了,冯思翰穿起迷彩服,走进30亩试验田,与黑土地打起了交道。他晚上睡在试验田旁边的破民房里,白天埋头于1000多个玉米品种之间。但是由于对种子不够了解,他也吃了不少苦头。于是他找到专业育种科研人员,向他们请教,通过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他终于发现了适合四平地区土壤特点的高产玉米种子品种--良玉99,它株棵矮,穗位低,抗倒伏能力强。随后他开始组建团队,针对良玉种业品种做营销、打品牌。良玉99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2分钱一粒的价格,与其他种子相比,简直是“天价”,几乎让所有的农户和经销商望而却步。

      面对大家的质疑,冯思翰很焦急,但是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只能坚定自己的选择,相信这个在实验阶段显露出优秀潜质的品种,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冯思翰开始在销售点蹲守,为经销商和农户逐一讲解种子的优势,还自掏腰包给部分农户提供免费试种。

      为了公司发展,冯思翰带领4人的团队在四平各乡镇布点销售,制定一条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在作物生长期间,挨家挨户认真做服务回访,帮助农户解决庄稼病虫害问题,对农户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布点”总算是进行下去了。

      2012年8月2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第15号台风“布拉万”影响东北三省。28日晚到29日,“布拉万”所过之处,所有农作物全部倒伏,田间积水。冯思翰第一时间跑到布点地区,在一片倒伏的玉米地中,唯有良玉99的种植区一片盎然。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让真正的好种子显现出来它的优势,冯思翰的梦想在这场风雨中经受住了考验,也全面打开了四平市场。

      伴随着良玉99和同品牌其他品种的订单纷沓而至,冯思翰又制定了“科技是关键,质量是前提,服务是核心,合作是出路”的企业理念,组建完善的营销团队,坚持完善售前、售后服务,使公司走上了正轨,真正的将科研、销售、服务融为一体。

      公司步入正轨后,冯思翰开始了下一个目标——“追梦行动”,带领家乡人共同致富。2012年,他带领10人成立了四平市铁东区佳禾种植业农民合作社,采取自愿制,社员统一购种购肥。这样平均一公顷地可节省800元至1000元、增收8000元,真正为农民带来了实惠。合作社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员统一授课,讲解科学种植知识,挨家挨户上门指导服务,解决疑难问题。还带领农民去辉南药材种植基地考察学习,让社员学习按照土地类型有针对性的种植,扩展了农民的种植模式,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合作社实惠多,所以名声远播,由最初的60户激增至517户,并于2013年被评为“四平市铁东区先进合作社”。

      2013年,公司“翻身”,由最初的4人增加到了20人,建设厂房800平方米,经销商遍布四平、梨树、公主岭、双辽、伊通、辽源等地。

      2015年,冯思翰又有了新规划,他想聘请农艺师和农业技术专家,在海南成立科研基地,负责产品研发。同时,还想注册一个3000万元资本的种子公司,开启科研、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

      走在创业路上,冯思翰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积极回报社会。每逢节日,他都带领员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送去衣服、食品等。云南地震时,他积极发动企业员工捐款献爱心,并亲自赴云南为震区捐赠物资。

      虽然已经事业有成,但冯思翰还是会经常穿上工作服,深入到田间地头,查看试验品种的生长状况。冯思翰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企业可以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我的创业之梦、成功之梦,是家乡父老的致富之梦、小康之梦。

      记者手记

      “80后”作为夹缝中生存的一代,总有人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认为他们叛逆、没有责任心。但是冯思翰是个“反例”,他有很多想法,他不安于现状,他不依靠父母,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做一番事业。

      很多和冯思翰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他们向往大都市,向往小资生活,像冯思翰这样主动回到家乡,走到田间地头,不怕苦不怕累,事事亲力亲为的年轻人还是很少见的。更难得的是他不仅谋求自己事业上的发展,还不忘乡里乡亲,想着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走向小康。冯思翰有颗赤子之心,他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积极进取,还不忘投身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实在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