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分场变富了

06.01.2016  09:30

      泥泞的村路、乱垛的柴草、乱倒的垃圾……说起几年前的福宁分场,村民都直摇头。

      而今,一条条硬化村路,让曾经泥泞不堪的山村小道成为过去;一面面整齐划一的院墙,带走了人们对土墙旧房的记忆。

      回忆起过去的村路,村民都这样打趣:“以前遇上个下雨天,走在泥泞的土路上,沾满泥土的鞋,能让人长高一大截。”如今,村子里的10多公里路已经全面硬化,直通村民的家门口。

      福宁分场属四平市辽河农垦区,距离农垦区的孤家子镇20公里,村路没修前,到达镇上要一个多小时。福宁分场五村村民陈玉光回忆说,以前出门下雨必须穿雨靴。现在好了,公路修到家门口,坐车30分钟就能到镇里。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福宁分场很多村屯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平整洁净的道路、宽敞的健身广场、明亮的路灯、整齐划一的院墙……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使村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变带来的成果。

      谈及现在的福宁分场,分场党委书记、场长都业龙言语中透着自豪:“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建设,分场的环境好了,村子也旧貌换新颜了。”如今,为保持村容村貌,各村屯制定了保持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划分农户卫生责任区,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加强农村环境的日常管理。

      “面子”固然重要,但鼓起钱袋,是村民能够感受到的最大实惠。

      2011年,都业龙在村里搞了个“大动作”:动员村民实行旱改水。经过4年的动员和示范种植,全村的1337公顷耕地已全部变为水田。

      水田的收入比旱田可观,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但都业龙并不满足现状,瞄准了绿色产业,多次联系科技人员进行学习,聘请农业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了有机水稻。

      “以前每公顷收入在2万元左右,现在保底也有8万元。”九村村民张凤新从2012年开始试种了4公顷有机水稻,几倍的经济效益让他在当地率先尝到了甜头。现在张凤新种植的有机水稻已发展到10公顷,还注册了东北“步蹬花”有机大米商标,每斤可卖到20元,其中70%主要销往浙江温州等地。

      为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都业龙邀请打工致富典型到各村介绍经验,通过宣传身边人、身边事引导村民外出打工;积极发展养殖业,各村养殖大户不断涌现,人均收入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