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租车大举进军专车市场 放言烧钱25亿元不设上限

29.01.2015  11:48

  神州租车大举进军专车市场

  放言烧钱25亿元不设上限神州租车董事长陆正耀表示,将在3个月-6个月的时间里,成为专车市场的老大

  放言烧钱25亿元不设上限

  神州租车董事长陆正耀表示,将在3个月-6个月的时间里,成为专车市场的老大

  一直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专车市场终于迎来了体量最大的正规军。1月28日,国内最大的租车公司神州租车宣布,正式进入专车市场,推出神州专车业务及同名APP。

  在神州专车之前,滴滴、快的、易到、AA等新崛起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厮杀的不亦乐乎,烧钱大战一轮紧接一轮。此番,身为后来者的神州专车,其开拓市场的手段也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同样是烧钱。事实上,在传统租车市场,神州租车就是靠不断的烧钱,最终成为遥遥领先的巨头。据悉,在互联网专车市场,神州租车打算如法炮制,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拟补贴25亿元不设上限

  1月28日,神州租车董事长陆正耀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将在全国60大城市同步推出“神州专车”服务,并在全国范围开展为期一年的“免费首乘”大型体验活动。对每位新用户的首单给予50元的免费额度。

  按照陆正耀的估算,今年将有5000万新增用户,以每单补贴50元计算,总计将补贴25亿元。此外,神州专车还推出了充值100元,返100元的活动。换言之,神州专车今年的补贴额将不低于25亿元。

  不过,对于这5000万新增用户的出处,陆正耀表示,这个数字是估算出来的,但其亦表示,神州专车将在3个月-6个月的时间内成为专车市场的老大。

  截至目前,滴滴、快的等已经占据了专车市场的主要份额,神州专车何以能够快速上位?对此,陆正耀解释称,一是靠政策,二是靠用户体验。对于如何靠政策,陆正耀并未详细解释。但在业界看来,作为正规军,在目前互联网公司的专车普遍遭到“严打”之际,其享有的政策红利不可小觑。

  今年1月8日,交通运输部发文,严禁私家车从事专车业务。据陆正耀介绍,神州专车全部使用神州租车的自有租赁车辆,完全符合“现有政策”的规定。数据显示,神州租车拥有近6万台租赁车辆,车队规模超过行业第二名到第十名总和,

  不过,从目前趋势来看,“现有政策”也不排除松动的可能。对此,陆正耀表示,未来如果政策放开,神州租车也不排除使用“自带车”。

  在陆正耀看来,专车业务已然是神州租车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专车业务是神州租车的重要业务战略,符合公司持续创新以及产业链不断延展的长期发展战略。神州专车的推出,有助于提高公司车辆的使用效率和租车收入,并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品牌和客户黏性。

  对于神州租车杀入专车市场,快的打车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型租赁公司有车辆资源,互联网企业通过整合中小企业也能做到,但快的打车具备的用户资源和流量入口优势是一般传统企业很难达到的。

  AA租车相关负责人则对《证券日报》表示:“随着神州专车的加入,真正合规的专车会越来越多。交通部门对专车的肯定和神州租车的入局,更证实了AA租车在2013年成立时确定的B2C自营模式是正确的。

  截至记者发稿时,滴滴打车和易到用车方面均未予置评。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易到用车与海尔集团达成了合作,双方的合资公司计划到2017年拥有8万至10万辆自有车辆。此举,被业界视为易到用车也在向B2C转型。

  此外,神州租车在传统租车领域的老对手一嗨租车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透露,一嗨方面有类似的“一嗨接送”,目前尚在上海地区测试中。

  神州租车业绩或不降反升

  曾几何时,打车和专车市场的各种补贴,让用户们赚了不少便宜,但是,相关互联网公司却是叫苦不迭。好在,不论是滴滴还是快的,背后都有腾讯、阿里这样的巨头在撑腰,尤其关键的是,这些互联网公司目前都没有上市,没有来自公众投资者的压力。

  不过,神州租车已于去年9月19日上市,换言之,如果神州租车如此大规模烧钱,极有可能引发公众投资者的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神州租车在公告中称,将与一家名为优车科技的公司联手推出专车服务。公开信息显示,优车科技仅仅成立一年有余。那么,为何家大业大的神州租车要和优车科技进行合作呢?对此,陆正耀解释称,优车科技的创始团队主要来自神州租车的前高管,双方比较熟悉,且神州租车享有优先投资权,可以保证在合作中的话语权。

  不过,有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优车科技的主要作用在于为神州专车提供一个‘防火墙’:一个是政策方面的,一个是财务方面的。就财务角度而言,神州租车将车辆租给优车科技,供其提供专车服务,神州租车将获得租赁收入。而上述所谓的25亿元补贴以及或有的持续烧钱,则会挂在优车科技的账上。由此,尽管为抢夺市场将花去大笔费用,但神州租车的财报业绩反而会不降反升。

  此外,近期有消息称,神州租车拟发行3亿美元规模的债券。对此,陆正耀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确认了存在发债融资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