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要问题 补齐发展短板 加快绿色宜居新型城市建设

10.04.2017  07:55

  “‘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冲破了思想观念束缚,为加快绿色宜居新型城市建设,我们将聚焦主要问题,突出精准发力,补齐发展短板,让长春成为外地人羡慕、本地人自豪的城市。”近日,市建委主任李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聚焦水系治理

  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将聚焦水系治理,统筹实施伊通河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开展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李健告诉记者。

  我市将突出伊通河综合治理,今年完成伊通河主体工程,明年完成串湖流域部分工程和新开河流域主要工程,2019年完成新凯河流域及伊通河南南、北北段,农安德惠段治理,坚持每个项目、每道工序、每件材料都要从源头把好质量安全关,坚决避免豆腐渣工程,努力把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打造成样板工程、百年工程。我市将突出黑臭水体整治,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清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75处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年内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我市将突出海绵城市建设,以海绵城市理念指导建筑、道路、绿地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和水系治理,同时抓好南部新城示范区建设,实现雨水自然蓄积、渗透、净化,使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

  聚焦能力建设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我们将坚持路网与轨道网‘两网’并重,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两件’并举,全方位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并积极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李健说。

  我市将加快路网建设,实施生态广场立交、北部快速路、花莲路等工程,以及匝道、地面辅道建设;加快硅谷大街与绕城高速互通立交桥、抚长高速人民大街南出口改移、惠工路机场大道、凯旋北路延长段等对外通道建设;加快景阳大路、北人民大街等工程建设,完善环路之间联络;启动北三环、自由大路、凯旋路等拓宽工程,提高主干路网通行能力;抓好老城区的道路功能完善,打通断头路、卡脖路,畅通城市“微循环”;加快轨道网建设,地铁1号线今年6月底投入运营,地铁2号线、北湖快轨以及轻轨3号线延长线加快建设,启动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网络化、全覆盖的轨道交通体系;加强综合交通研究,通过系统研究,综合施策,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同时,我市将积极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针对解决停车难问题,年内至少启动建设20个立体停车场,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实施路内停车管理改革,制定出台四环路内停车设施收费政策;将停车场建设权向城区下放,推动各区建设一批停车场。针对过街安全问题,今年再建设过街天桥7座,并结合地铁建设,启动地下通道建设。我市还将继续实施弃管小区排水设施改造、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最大程度提高群众幸福感。

   聚焦风貌塑造

  补齐文化品质短板

  “看一个城市的实力,不单看规模,关键在特色,主要看气质。我们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塑造城市风貌,提升城市魅力。”李健表示。

  我市将高水平抓好城市设计,既要注重城市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统筹建设布局,协调景观风貌,也要注重建筑、桥梁、公园、路灯等单体设计,将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把内在文化内涵物化为城市建筑,创造一批建筑精品和地标性建筑;实施文化表达工程,建设伊通河雕塑园,引入雕塑作品,举办国际雕塑展,让雕塑走进百姓生活;启动建设净水厂原址文化生态园,实现工业遗迹向文化公园转化,延续城市文脉;翻建南湖大桥,沿用原景观设计风格,留住“老长春”记忆。加强历史文化挖掘整理,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特色和元素,努力把长春打造成为一座有文化、有传承、有故事的城市。

  当前,国家把建筑业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给建筑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良机,我市将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建设,推动长春新区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建设,亚泰集团建筑工业化制品产业园一期年内投产,积极推进木结构建筑产业化发展;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不断健全市场机制,出台我市促进建筑业发展政策,集中精力做大产业“底盘”,加快传统建筑业向现代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