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省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微信购物退货难

10.03.2015  11:32

100%羊驼绒”保暖裤内含其他成分;微信购物退货难……3月9日,吉林省消协发布“2014年吉林省消费维权典型案例”,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侵权案例,或许能给我们提个醒儿。

 

1 100%羊驼绒 保暖裤含其他成分

 

案例

 

2014年11月28日,长春市消费者刘先生在商场花268元购买了双层保暖女裤一条。在改制裤腿时怀疑双层保暖女裤里边的填充物为化纤物,与合格证上标注的100%羊驼绒不符。

 

评析

 

经长春市消协调查,此产品含有其他化学物质成分,与实际商品标注成分不符。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该商场按照规定,赔偿价款的三倍804元。

 

2 微信购物退货难

 

案例

 

2014年10月19日,消费者王女士在吉林市某商场由商家介绍,通过微信购买了一款2800元的男士牛皮编织手提包。10月27日到货后,王女士发现商品实物与商家提供的商品照片有差异,要求商家予以退货,遭拒绝。

 

评析

 

王女士购买前,并没有看到商品实物。适用有关法律中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之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协调,商家同意扣除运费后全额退款。

 

3 赠品不好用质量堪忧

 

案例

 

2014年3月30日,梅河口市消费者巩先生看到某通讯商店宣传“预存话费3666元获赠32英寸液晶电视、14英寸笔记本电脑、5英寸智能手机、3G手机卡一张”,立即预存了3666元话费,获赠一套礼品。但使用中发现获赠的产品问题很多。消费者要求商家按照商品价款的三倍赔偿,商家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