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等29省区启动今年首轮巡视 巡视组紧盯一把手

02.04.2015  11:42

   法制晚报讯(记者 温如军) 昨日,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称,河北省召开2015年省委第一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在31个省区市中,至少有29个省区市已启动2015年首轮巡视。其中,24地首次以专项巡视方式展开巡视工作。

  早在去年,全国省区市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座谈会就对全国巡视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层层传导压力,扎实推进省区市巡视工作深入开展,形成全国巡视一盘棋的战略态势”,发挥中央巡视工作示范效应,带动各省区市改进巡视工作;在新一轮巡视中对省区市巡视工作情况开展检查,督促省区市党委抓好巡视工作。

  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伟表示,此举是从中央到地方巡视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也是按照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重构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找准了着力点。他说:“只有增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约束,才能够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突破专项巡视成地方巡视组“利剑

  《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各省份纪委派出巡视组为4至13个,部分省份采取专项巡视的方式,效仿中纪委巡视国有企业。

  日前,福建省委巡视办发布2015年第二轮巡视公告,11个巡视组分别进驻福州、厦门、莆田、龙岩等4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含平潭县),云霄、南安、建阳、霞浦等4个县(市、区),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福建中旅集团公司等2家省属企业。

  “此轮巡视采取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双管齐下、专职组长和兼职组长双轨并行的方式,今年实现对市、县、区和省属企业巡视全覆盖。”福建省委巡视办表示,一次性派出11个巡视组,采取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相结合,这样的巡视密度和方式在福建前所未有。

  2015年江西省委第一轮巡视工作将对44个县(市、区)开展专项巡视。截至3月16日,省委6个巡视组已分成若干个巡视小组,首批进驻26个县(市、区)开展巡视。

  不难看出,专项巡视成了地方巡视组的“利剑”。近日,贵州省15个专项巡视组分别进驻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等15家省直单位开展2015年首轮专项巡视。巡视期间公布了电话和信箱,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反映问题。

  山东省也将“矛头”对准了各县(市、区),将对30个县(市、区)进行专项巡视。

  重点巡视组紧盯地市县“一把手

  3月12日,吉林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15年省委第一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从3月20日到7月10日,省委派出的5个巡视组分别对长春、四平、通化、白山、延边5个市(州)及所辖35个县(市、区),长白山开发区,梅河口市、公主岭市进行同步集中巡视。

  “重点发现‘被巡视地方和单位省管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以及群众反映强烈,十八大以来不收手、不收敛,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存在的违纪违法线索。同时,注意结合市(州)、县(市、区)工作特点,重点发现一些基层干部存在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吉林省委巡视办负责人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

  据介绍,和中央巡视组一样,地方巡视组一般只了解和反映问题,不直接处理问题和查办案件,不接待、不受理干部群众关于经济社会管理、个人利益诉求、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

  福建省委巡视办对市、县、区的巡视,重点盯住“一把手”,关注土地出让、工程项目、房地产开发、资金管理等敏感领域,围绕与行政审批权、执法权、人事权、国有资产处置权等紧密相连的关键环节,着力发现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权力腐败问题。

  江西省委巡视组透露,此次专项巡视的主要任务是: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围绕“四个着力”方面的重点专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巡视专注于“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

  据中纪委网站介绍,“重点人就是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