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布三公经费 11个部门连续两年没买公车

28.09.2015  07:55

9月27日,记者登录吉林省部分职能部门官网,经不完全统计,已有21个部门公布2014年“三公”经费决算。这些决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部门的费用都在下降,在公车购置费决算上,有16个部门均为0,这也意味着,这些部门去年没有购置公车。新文化记者发现,在去年的“三公”决算上,统计的不仅是各部门本级单位,还包括其所属单位。下面,新文化记者对这21个部门2014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据进行了梳理。

 

三公”经费决算为 5702.5万元

 

2014年21个部门“三公”经费决算为5702.5万元,比2013年减少3146.68万元。

 

三公”经费决算前三名分别为:省教育厅,2300万元;省公安厅,539.22万元;省商务厅,472.85万元。从费用使用上,省教育厅和省公安厅决算中的绝大部分用于公车运行维护上,省教育厅这一项的费用为1771万元,省公安厅为502.08万元;省商务厅则有310万元用于因公出国(境)费用上。

 

与2013年相比, 1个部门持平 省农委。

 

5个部门有所增加

 

省卫计委增加61万元,省畜牧业管理局增加20.14万元,省水利厅增加17.36万元,省文化厅增加7万元,省妇联增加4.82万元。

 

15个部门均为减少

 

其中减少最多的3个部门分别为: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2108万元,省教育厅751万元和省商务厅106.78万元。

 

各部门对于增减给出理由

 

诸如,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严控三公经费相关规定,压缩经费支出,停止车辆更新与配备。

 

省卫计委:“预算单位增加,数据上涨。

 

省水利厅:“2014年购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水质采送样车。

 

因公出国(境)费用8个部门没有支出

 

省国土局

 

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畜牧业管理局

 

省中医药管理局

 

省供销合作社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省气象局

 

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13个部门有支出

 

共514.53万元。其中,省商务厅最多,为310万元,但比2013年减少43.64万元。

 

4个部门连续两年没有支出

 

分别为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省供销合作社、省气象局和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5个部门 增加支出

 

具体为省卫计委增加16万元,省农委增加9万元,省妇联增加5.28万元,省文化厅增加5万元和省环保厅增加3.53万元。在给出的原因中,省文化厅“2014年出国(境)任务比上年增多”;省妇联“因公出访欧洲四国”。

 

12个部门 缩减支出

 

省商务厅缩减43.64万元,最多;省司法厅缩减30.8万元;省人社厅缩减20万元。

 

19个部门减公务接待费

 

在公务接待费支出上,21个部门共649.15万元。其中,省教育厅此项支出为519万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数据显示为0元。

 

与2013年相比,21个部门支出总体减少689.23万元

 

其中,省供销合作社增加了此项支出,比2013年增加1.2万元;省文化厅此项支出与2013年无变化;其余19个部门缩减了此项支出。在缩减支出的部门中,省教育厅最多,减少515万元;省商务厅减少45.89万元和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减少45万元。

 

三公”经费支出中

 

公务用车费仍占据“大头

 

21个部门的此项支出共4538.82万元。其中,16个部门在去年没有公车购置费支出,这也意味着支出绝大部分用于公车运行维护上。

 

前三名分别为:省教育厅,1771万元;省公安厅,502.08万元;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485万元。

 

与2013年相比

 

此项支出减少了2331.17万元。其中,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公务用车购置支出上就比2013年减少2058万元,占据了绝大部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21个部门共缩减210.16万元。其中,省供销合作社、省气象局、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和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4部门与2013年持平,无变化。

 

6部门有所增加

 

其中,省卫计委增加57万元。

 

11个部门缩减

 

省教育厅缩减最多,减少213万元。

 

公务用车购置费

 

16个部门在2014年的支出上为0,也意味着它们在去年均没有购买公车。与2013年对比上,此项支出共缩减2121.01万元。

 

5个部门有支出

 

分别为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233万元,省卫计委55万元,省水利厅33万元,省畜牧业管理局24.98万元和省文化厅18万元。

 

11个部门连续两年没购买公车

 

具体为:省环保厅、省公安厅、省农委、省商务厅、省体育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妇联、省气象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和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费用增减情况

 

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此项缩减最多,达2058万元;省水利厅增加最多,增加33万元,理由“2014年购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水质采送样车”。

 

制图孙嘉潞

 

专家:下一步应公开会议费办公费等

 

近年看,我省‘三公经费’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7日,吉林省智库秘书长刘庶明研究员认为,从公开的数据就能看出我省在缩减“三公”经费上所做的努力。尤其在公开的形式上,不仅只是列出2014年的支出,还与2013年的支出有个对比,这也使得每个部门的“三公”经费到底有没有缩减,一目了然。同时,对一些增加项,各部门也给出了解释。

 

在关注的“公车”上,11个部门连续两年未购买公车,这也使得“公车”上的消费压缩比例很大。

 

同时,也应该看到,每个部门的规模和职能不同,也就要求“三公”支出不能只单纯地对数字进行比较。

 

刘庶明认为,随着“三公”经费公开的常态化进行,也应该对公开的内容进行扩充。诸如,将会议费、办公费等一些社会关注比较大的支出进行公开,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同时,它们的规范化管理,也能减少损失浪费,抑制奢侈浪费之风。

 

采访中,记者也获悉,近年来,吉林省严格落实“三公”经费预算不高于上年的要求。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明确要求全省各级政府“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实行源头管控,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规模。同时,进一步加大“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力度,通过信息公开形成倒逼机制控制“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在预算执行中,严格预算约束,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以外的预算支出,一律不得调剂用于“三公”经费支出。对预算执行中追加的经费,明确要求不得用于“三公”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