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三省三地找风沙

06.08.2018  09:20
  

  今年是三北工程启动40周年。40年来,三北工程造林4.377亿亩,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惠及百姓的绿色屏障。

  近日,记者跟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工程40周年”采访团,走进辽宁省彰武县、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黑龙江省拜泉县等三北工程建设重点地区,在不是风沙肆虐的季节,探寻曾经深受风沙之苦和防沙治沙的那些人、那些事。

   风沙在记忆  

  “村里几乎一棵大树也没有,土地基本都是流动半流动沙丘。和最近的阿尔乡镇直线距离虽然只有6公里,但因为沙漠化太严重,去镇上要多绕五六公里的路。”回想过往,阿尔乡镇副镇长马辉连连摇头。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三面被科尔沁沙地包围,全村土地总面积7.8万亩,昔日林地面积却仅有4000亩,森林覆盖率不足6%。

  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的彰武县四合城乡下河村,是“阿尔乡沙带”的必经之路,20年前,这里的沙化程度高达75%。“我小时候几乎就没有看到过绿色,别说什么草啊、树呀,就连村里的路都被黄沙埋了。我早晨经常是从窗户爬出去,去打扫堵住屋门的沙堆。”伴随下河村村民杨海清成长的只有细细黄沙。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十山九秃头,风起黄沙飞。”这是生活在辽宁省彰武县、科尔沁沙地边缘老人们的共同记忆,但对生活在当地的年轻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现在的北甸子村,能栽树的地方全部种上了树,近6万亩的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全都变成了固定沙地和基本农田,全村有林地面积已达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一条宽3公里、长15公里的三北防护林带,横亘在北甸子村与科尔沁沙地之间,将辽宁防沙治沙的第一道防线向北推移了13公里。

  “树越来越多,风沙越来越少。”老人们的风沙记忆已定格在遥远的过去,摁下终止按钮的就是三北防护林。

   风沙在冬春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工程区域横跨13个省(区、市),建设周期长达70年。

  如今,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已走过40个春秋,在万里风沙线上防沙治沙、护农促牧、兴林富民,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

  据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作总站站长秦秀忱介绍,截至2017年底,辽宁累计完成三北工程造林3549.7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初期的11.1%提高到目前的42.78%,净增加31.68个百分点。建成水土保持林620.1万亩,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1401.43万吨。

  三北防护林将沙地固定在辽宁内蒙古边界,遏制了科尔沁沙地南侵的步伐。据2014年全国第五次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辽宁省沙化土地面积为766.05万亩,比1994年第一次监测净减少546.75万亩,年均递减率为2.08%。

  “这片林地正处在生长期,栽这些树之前,降雨量很少,现在明显感到降雨多了。”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三北五期工程百万亩防护林基地,科左后旗林业局局长王海英告诉记者,这近百万亩林地上,承包保活造林的施工队伍超过60个,将在两年或三年内完工。

  科左后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上世纪70年代末,全旗80%的沙地牧场沙化,草甸地盐碱化。每公顷农田粮食产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业人均纯收入仅83元,不仅大大低于当时全国人均463元的水平,也低于三北地区人均334元的水平。

  在三北工程的带动下,科左后旗生态建设成效显著,51.7%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目前,科左后旗已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320.5万亩,完成投资38845.8万元。全旗境内建起了以主交通干线为轴线的防风固沙林带,保护铁路公路长度2400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997年的5.1%提高到2017年的21.6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万亩。1977年,全旗沙化土地面积为1688万亩,到2017年全旗沙化潜在沙漠化面积为815万亩,减少了873万亩。

  截至2017年底,科左后旗已营造带、网、片相结合的农田牧场防护林16.6万亩,有效庇护农田300万亩,保护牧场332万亩。粮食单产由1977年的210公斤/亩,增加到2017年的380公斤/亩,增产幅度达81%。牧草单产由1977年的110公斤/亩,提高到2017年的165公斤/亩,增产幅度50%。

  冬春依然多风,沙却已波澜不惊。

   风沙在脚下  

  “那时风灾水灾特别多,往往头一天种的种子,第二天一场雨就冲走了,种了毁毁了种,春天更是‘三刮四种’,实在头疼。”见不着树,水土流失严重,成活率低,一块地反复耕种几次才能有点收成。过来人都说,栽活庄稼比养活一个娃还难。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位于“北大荒”的腹地,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曾是水草丰美之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是这里曾经的写照。

  “但随着人口增加,掠夺式开发、毁林毁草开荒加剧,全县黑土层厚度由垦殖初期的1米锐减到30厘米,许多土地已经是‘破皮黄’。”拜泉县林业局局长李英歌告诉记者,当时坡地年跑土1400万吨,相当于流失一个村的耕地,全县2.7万条侵蚀沟每年侵蚀土地相当于半个乡的面积。

  “照那样下去,拜泉终有无地可耕、无地可种的一天。”上世纪80年代起,眼看着家乡曾经肥沃的土地就要变成荒地,拜泉县的村民都着急起来,“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年年种树,年年治沟。”今年63岁的拜泉县丁家沟村民温尽庄对记者说。

  三北工程启动以来,拜泉县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大力推进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截至2017年末,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12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退耕还林4.2万亩,退化林分修复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小流域182个。

  “要让水土资源不流失,最主要的就是要通过绿化保持水土。”李英歌介绍,“屯穿裙子路镶边、围着大届造一圈;五百米一个块、屯子中间扎腰带;沟塘营造薪炭林,实现户均三亩柳”是拜泉县建设防护林的要求和标准。截至2017年末,拜泉县森林活立木蓄积已达722万立方米,价值60亿元。

  通过共同营造农田防护林带、防护林网格,拜泉县365万亩耕地全部得到庇护,小流域综合治理年均治理面积超过10万亩,坡耕地泥沙流失量减少89%,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1%,风速降低38%,连续30多年未发生风剥地。

  从长期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兴安岭南麓连片特殊困难片区县和深度贫困县,到如今的全国产粮大县,人均收入由过去不足百元增加到现在的7333元……三北防护林工程已成为捍卫“北大仓”的绿色卫士。温尽庄说,他家的玉米亩产已从80年代初的75公斤提升到750公斤,大豆的亩产也达到150公斤的高水平。

  “现在基本不怎么用化肥农药了。”曾一度依靠大量化肥农药维持高产的“北大仓”已经逐步恢复肥力。目前,拜泉县土壤黑土层大都在25厘米以上,201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3.5亿斤,亩产平均超过400公斤,分别比造林前提高305%和220%。

  山坡上绿树成荫,大豆苗、玉米苗长势正旺。但要知道,脚下25厘米厚的种植层下仍是沙土。

  当前,三北地区仍是我国林草植被最稀少、生态环境最脆弱、生态灾害最突出的地区。三北五期工程以防沙治沙为根本任务,规划建设和完善32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力争使区域内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得到进一步治理,促进工程区生态状况全面转入“整体好转、局部良好”的新阶段。(刘倩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