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里稻花香——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苏打盐碱地大规模以稻治碱改土增粮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12.01.2016  11:00

      1月8日,记者从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梁正伟博士牵头完成的“苏打盐碱地大规模以稻治碱改土增粮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喜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梁正伟说:“苏打盐碱地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重大公益性事业,土壤盐碱障碍是限制中低产田作物高产的短板。今后还需要国家和地方等加大项目投资和成果推广力度,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土上,让更多苏打盐碱地上的水稻‘根深叶茂’,为我国粮食增产多作贡献。

      东北是我国苏打盐碱地典型集中分布区。对于盐碱地改良,梁正伟有着切身体会,“自1984年从吉林农大毕业后,我就开始和盐碱地打交道。”他说,东北是我国苏打盐碱地典型集中分布区,面积达765万公顷。其土壤贫瘠、碱性强,盐碱荒漠化加剧了该区域的生态脆弱和经济贫困。苏打盐碱地开发种稻(即以稻治碱)是实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兼具恢复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作用。如果这些苏打盐碱地能够得到高效治理,不仅可以生长优质牧草,也能长出粮食,那么对东北生态粮仓乃至全国粮食增产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然而,要让水稻等庄稼在重度盐碱地上“根深叶茂”绝非易事,需要“良田+良种+良法”组装配套。多年来,梁正伟和他的团队围绕重度盐碱地有水也无法短期成功种稻以及抗盐碱品种匮乏等重大难题,寻求破解方法,反复实验,不断论证,总结经验。为了使科技研发有一个稳定的基地保障,2003年,梁正伟带领团队在大安建立了占地1500亩的中科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在国家、地方以及中科院等重大项目的支持下,集中开展盐碱地高效治理技术攻关与试验示范,取得了可喜成效。

      该项目团队创建了苏打盐碱地改土增粮关键技术,培育并推广了一批耐盐碱性水稻新品种,破解了苏打盐碱地以稻治碱适宜品种匮乏的瓶颈,研发出配套栽培关键技术体系和高效栽培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盐碱地治理的科技进步。阶段性成果自1989年陆续开始研发应用,在东北、西北等地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梁正伟说:“本成果还有两个亮点,一是按照传统方法改良PH10以上的重度盐碱地至少需要8至10年,我们创建的风沙土+磷石膏物理化学同步改良方法实现了一次性改良多年受益,可将改良年限缩短3至5年;二是经过盐碱地种稻长期监测结果,大规模以稻治碱开发20余年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次生盐碱化,风险可控,可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和环境友好治理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