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68%的毕业生毕业季花费超过4000元

22.06.2015  12:08

难以支付”的毕业季账单

 

中华女子学院 卫馨 福建农林大学 杨惠明

 

毕业旅行”、“毕业聚餐”、“拍几套不同着装的毕业照”……不知何时,曾经简单的大学毕业,悄悄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仪式”。对很多毕业生而言,假如错过这些“必经”环节,即便拿到了毕业证也不算真正的“毕业”。

 

但是,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毕业生而言,这些代表着毕业狂欢的“仪式”背后,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开支。大学生的毕业仪式越来越丰富,毕业账单也越来越长。可是,在这背后,是谁在为他们买单呢?越来越大的“毕业消费”市场背后,又有怎样的情感驱动呢?

 

任性的出境毕业游

 

一本护照、一张机票,甚至连签证都还没拿到,眭丽莎就这样跟大学室友踏上了异国的土地,一待就是29天。

 

两年前,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专业大二的眭丽莎与室友一起去西藏旅行。二人原计划从西藏前往尼泊尔,但因时间原因未能成行。毕业前,一方面为了弥补遗憾,另一方面也为了纪念毕业,两人决定前往尼泊尔毕业旅行。不料,尼泊尔突发地震,只能临时改变线路前往马来西亚和越南,连签证都没来得及办妥,每人各带了6000多元就出发了。

 

5月14日至6月12日,两人穿越尼泊尔、越南,还用剩余的资金在南宁玩了几天。这一趟“毕业旅行”,让朋友圈的同学们羡慕不已的背后,是近一年时间的节衣缩食。眭丽莎从一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毕业旅行,旅行的资金来源也颇为“曲折”:平常攒的生活费3000元,大学三年的奖学金1800元,兼职所得报酬2000元。

 

可是,像眭丽莎这样的毕业生是少数。在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专门面向毕业生的一项关于毕业消费的调查中,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毕业消费的来源是“父母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