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妹妹的女儿,得叫啥? 网上神器告诉你

06.03.2015  15:44

    原标题:奶奶的妹妹的女儿,得叫啥?不知道没关系 网上神器告诉你

    童鞋,春节你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没:面对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亲戚,谁也分不清。“奶奶的妹妹的女儿,我得叫啥?”就在你苦苦思考时,呆滞的表情会引起妈妈的不满,她像幼儿园阿姨一样教育说:“这是小姑姑!”弄得整个春节简直比上班还累。昨天元宵节家庭聚会来了,市民李凯(化名)上网下载了一款神器APP,只要输入亲戚的关系,就能计算出这个亲戚的叫法。不少网友大呼:“春节时你上哪儿去了?要是有你能多收不少红包呀!

      网上神器不敌妈妈脑袋

    “这是你三奶家的小姑。”34岁的李凯已迈入不惑之年,可他对这些亲戚的称呼仍停留在幼时阶段。春节回到安图老家的他,面对一堆亲戚陷入了无限循环的迷糊状态。“长辈的兄弟姐妹啥的能弄明白,可到他们的儿女就完全迷糊了,有时叫哥,有时就得叫小舅,太欺负人了!”他说,不知道亲戚的关系为啥要绕那么多个弯,难度媲美高等数学和函数,最终他就统一成“您好!过年好!

    回来和同事说起,才知道同龄人都是一样一样的,有人向他推荐了一款近来超火的计算神器。昨日,他向长春晚报记者展示了神器的用法,在一个类似计算器的界面,上面有父、母、兄、姐、仔、囡等称谓按键。“你想知道咋称呼这个亲戚,先设定自己性别,再按血缘顺序输入,最后就有计算答案了,挺实用。”他说,但这不是“无敌”的,“你得知道和亲戚的关系,总体来说还是没有妈妈的脑袋好使……

     80后顶礼膜拜 教育子女了解亲情

    35岁的市民小伟也下载了计算神器,还简单整理了自己家的族谱,每天用神器来教育儿子。“儿子,你爷爷的哥哥,就是过年给你红包的那个爷爷,你得叫二爷爷!”儿子对这个软件很感兴趣,用小手指头不停地戳。

    小伟说,作为一个80后,他觉得传统意义上的亲情和习俗越来越淡了,“我希望让儿子从小就重视亲情。”他说,希望能对孩子的亲情感、情商的培养起到作用。

    原标题:奶奶的妹妹的女儿,得叫啥?不知道没关系 网上神器告诉你

    南北习惯差异 叫法不同挺奇怪

    如此duang的用法,这款神器到底有木有用?记者也下载了一款做了尝试。

    例如输入“丈夫的哥哥的妻子的妈妈”,最后计算出的结果是“姻伯母”,这是记者第一次听说的称呼。原来,这是南方的习惯称呼,在北方则更多地被称做“阿姨”或“婶子”。不少网友也吐槽了这款软件的弱点:没有表亲的说法,无论南北地区表亲都是主要的亲戚关系;但南北称呼的习惯不同,常常计算出来的称呼无法使用。例如爸爸的姐姐,北方叫“姑姑”,计算后的答案是“姑姐”,听起来有些奇怪。

     独生子女遍地 亲戚叫法即将消失

    记者昨日做了随机采访,在询问的所有年轻人中几乎个个都是“称呼盲”,80后、90后都对亲戚称呼毫无头绪。“这是因为现在普遍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生活习惯的改变,亲戚间的走动越来越少,聚族而居的家庭在城市中已经消失了,身边没有过多的亲属,当然无法理清称呼。

    我市一民俗学家指出,计算神器的出现,说明人们对于亲情沟通方面有所欠缺,在几十年后亲戚间的叫法或许将消失。

     新闻快评

    做人需要亲戚

    神器APP的流行,折射了当前普遍亲情关系维系的一个侧面,也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

    尽管我们爱说同姓之人“五百年前是一家”,但不用五百年,隔个三两辈的人相聚在一起,再拐个弯,加上这个族人的外姓亲戚,很多年轻人真就不知道怎么称呼了。而我国又是个很讲礼仪的国家,尤其是亲戚之间要讲辈分。

    这款“认亲”神器的被需要,说明很多人有这个情感需求。知道自己怎么称呼亲人的同时,说明他也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是一种可贵的情感寻根意识。

    近年来,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举同姓家族之力修族谱的越来越多。这两种事,在四十多年前还是被视为封建迷信铲除的,到时风开明的今天,这种行动已经让国家、社会和公众高度认同了。直到今天很多年轻人急需APP神器帮助解决亲戚称呼问题,说明深埋在每一个人血脉里的亲情、氏族观念,正在被空前重视,是一件大好事。

    当然,神器不一定是万万都能的,由于南北方语言差异,神器发明者也不可能包罗万象搞清几乎是世界是最复杂的中华姓氏和方言。一个不知道怎么称呼自家亲戚的年轻人,在亲戚中间可能会被认为是没有家教的。因此当老人的,有必要告诉一下自己的儿女家世渊源。(王者东)(长春晚报 记者 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