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建设“一谷一城”发展特色农业见闻

21.08.2020  10:31
抚松县露水河镇东胜村百合花海姹紫嫣红,引得众多游客游玩拍照。 - 新浪吉林
浑江区七道江镇旱沟村鼓励农民发展林下养殖,实现脱贫致富。 - 新浪吉林
临江市六道沟镇七道沟村农户在进行有机稻田间管理。 - 新浪吉林
长白县新房子镇老人沟村将养蜂产业作为重要的扶贫项目,通过“第一书记”代言,用好线上线下渠道平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增强“造血”功能,助力脱贫攻坚。 - 新浪吉林
临江市苇沙河镇白马浪村种植户在侍弄五味子。 - 新浪吉林
来源: n.sinaimg.cn
抚松县露水河镇东胜村百合花海姹紫嫣红,引得众多游客游玩拍照。

   原标题:

   千里沃野织锦绣

   ——白山市建设“一谷一城”发展特色农业见闻

  一个个百亩、千亩长白山药材种植基地里,人参、贝母、五味子、艾草等道地中药材迎风而立,药香扑鼻;

  一座座“开心农场”让市民变“地主”,“我在乡下有块田”项目圆了城里人的“田园梦”;

  一朵朵鲜花铺展成姹紫嫣红的四季花海,五彩斑斓的百合花开满东胜村110亩的山坡地,时下的白山,除了叶的浪漫,还有花的斑斓;

  ……

  在白山1.75万平方公里的绿色沃土中,以生态为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绿色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具有鲜明长白山地域特色的道地中药材、绿色蔬菜、花卉旅游等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你方唱罢我登场,持续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白山市依托森林覆盖率“全国地级市最高”独特优势,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信心不动摇,全面实施“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建设。全市上下坚持奋战当下、赢在未来的理念,结合区域特点,做足特色文章,打造“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板块产业集群,培育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

浑江区七道江镇旱沟村鼓励农民发展林下养殖,实现脱贫致富。 临江市六道沟镇七道沟村农户在进行有机稻田间管理。

   北药基地”好“”景

  长白山区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是我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东北亚地区最大的药用植物种质基因库,药用资源种类位居前列。白山市地处长白山区核心腹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60%的面积在该市,是长白山道地药材的核心产区。

  独特的区位和气候条件,蕴育了品质上乘、品种独特的道地中药材,加上长白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环境、肥沃的黑土地,使生长的药用植物成分远高于其它产地,具有优质的药用价值,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中国人参之乡、西洋参之乡、红景天之乡、北五味子之乡。

  好资源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白山人一直在求索最佳答案。

  绿色转型,“特色”为要。在白山市“一谷一城”旗帜感召下下,提振了众多中药材种植企业的信心,大家因地制宜,积极谋划,开辟一条生机盎然的发展新路,真正使白山市成为道地中药材种植的沃土。

  微风习习,在红土崖镇的长白山道地中草药种植基地1600亩的土地上,文冠果、金莲花、威灵仙、白头翁等14种长白山道地中药材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红土崖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镇里经过广泛调研,确定了种植中药材、打造全市“北药重镇”的目标。2018年,总投资2080万元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建成。基地内种植的芍药、金莲花、威灵仙等中草药,经过研发改良,不但可以入药还可以在每年的六七月份作为观赏植物,实现观光农业产业新业态。

  眼下正值草木茂盛的季节,农民们正忙着给新栽种的种苗除草。地头里,家住三道岔村的王希云忙得不亦乐乎。过去的她守着自己土地以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自从政府引进了这个项目,我就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药材种植基地,粗略算下来,土地流转加上打工赚钱,一年的收入能达到两三万,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干活都更有力气了。

  打造“一谷一城”,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农业转型的方向目标,产业发展需要循序渐进。

  长白县八道沟镇葫芦套村2019年试种了40亩的旱半夏,当年种植、当年就产收6万斤。尝到了甜头,今年扩种至100亩,10月份收获,一亩地最少能产2000斤。

  “只可惜去年种少了,看这形势,来年还得扩种!”村党支部书记金国虎介绍说,旱半夏是常用中药材,春天种植,秋天收果。根据调查,在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上,半夏干品很少,而且需求超过了供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开展示范性种植,预计每亩地可收入6万元左右。

  增收致富,“路子”要走对。让广大闲置在家的农户都参与到特色农业生产建设中来,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现在我们村,家家都是万元户,生活别提多美了!”如今,临江市苇沙河镇白马浪村村民说起生活的变化高兴得合不拢嘴。走进白马浪村五味子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架架翠绿的藤蔓,一串串宛如红宝石的五味子挂满藤间,预示着今年又要迎来大丰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地处偏远、常住人口只有136户398口人的小山村,呈现出村容美、百姓富的繁荣景象。村党支部书记刘长龙一语道破:种五味子。

  2016年之前,白马浪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大豆,一年下来一亩地也就能挣200多元。白马浪村地处国家原麝保护区缓冲区内,保护区规定辖区内不许有生产性企业和建设性项目实施,使得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如何打破掣肘,还得靠生态。”刘长龙介绍说,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白马浪村选择发展特色种植业——五味子,经过四年的不懈发展,五味子种植面积已达1700亩。种植户达到97%以上,年产量可达100万公斤,年销量总产值可达1400余万元,五味子真正变成了白马浪村致富的“金果子”。

  村民姜孟彦就是通过种植五味子脱贫致富的典型。沿着乡路一路向东行驶,临近鸭绿江畔,姜孟彦正穿梭在藤蔓间为五味子剪枝。“以前生活不容易,种植玉米、大豆,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2016年跟着村里一起种植五味子,三年来,挣了100多万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白马浪村地势高、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水源优质,使得这里生长出的五味子个大饱满、品质优良,深受全国各地的客商青睐。“我们正打算建个五味子烘干厂,把新采摘的鲜果加工成干果后,直接给客商发走,这样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同时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谈及未来发展,刘长龙目标明确。如今,土地稀少、位置偏远的苇沙河镇白马浪村,通过特色种植,成为十里八乡的小康村。

  打好生态牌,念好特字经,种好摇钱树。凭借良好基础,依托生态资源,全市各地多维度发展道地药材产业风景如画。

  携一缕盛夏的芬芳,伴着初秋特有的浓郁,记者走进了抚松县兴隆乡南天门村的抚松舜太文化艾草产业示范园。置身在一望无际的艾草田中,迎面扑来阵阵艾草独有的清香,一株株艾草长势喜人,风光旖旎。

  艾草,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尤以野生的长白山天然艾草“除湿祛风”效果最佳。艾草的作用极多,除去直接做成食品食用,还可用来泡脚驱寒、止血止痛等。

  南天门村村民世代都有种植艾草的习惯。村民常常在端午节期间,将其挂至门梁上,辟邪康养。2019年,南天门村通过招商引资打造了550亩艾草基地,成为了村集体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虽然艾草有很多的功能,但作为一种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菊科草本植物,似乎只有端午节时才能卖出好价钱。种这种作物,能挣钱吗?

  南天门村党支部书记王晓东给记者算了一笔收益账:“小小的艾草,通过一产种植,让村民租地有收入,劳作有工钱;二产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三产服务业,用于民宿体验、发展旅游的村民,每家都能增添有‘艾’环节。

  艾草虽小,却体现了白山市“生态种植、有机品质、绿色康养、一二三产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艾草悠悠药香至,颗颗绿草不仅为人们带去健康,也为南天门村的村民们带来财富。

  立足资源优势,白山市紧紧围绕长白山道地中药材产业带,重点打造十大产业示范基地、六大产业示范园区,培育八大加工企业。建设五味子、灵芝、平贝母、天麻、返魂草等十大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壮大靖宇县中药材产业园区和抚松县人参加工园区等六大产业园区,培育壮大龙头加工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形成三大北药种植产业带和“六区多园”深加工产业集群,完备产业发展链条,加快推动长白山医药和野生资源健康产业发展,打造中国北药基地。

长白县新房子镇老人沟村将养蜂产业作为重要的扶贫项目,通过“第一书记”代言,用好线上线下渠道平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增强“造血”功能,助力脱贫攻坚。 临江市苇沙河镇白马浪村种植户在侍弄五味子。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