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患者带着病历参观定点医院 最想见外籍医生

21.11.2014  11:52

工作人员向参观读者介绍医院的医疗设施 本报记者 孙立国 摄

参观定点医院吉林省心脏病医院,读者说:“这儿跟我们印象中的医院真的不一样。”

外籍专家成了明星,有他们的地方,总围拢了一群人。

“心·爱”工程咨询处,更是热闹,整天都围满了咨询和办理救助手续的人。

有幸得到救助的人越来越多,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让我们把免费为农民做心脏病手术的消息一直传递下去,传给最需要的那个人。

■“心·爱”动态

  昨12位本报报名者进行了检查

昨天,医院客服中心一直处于忙碌状态,这两天来办理“心·爱”工程救助手续的读者特别多,三名客服人员忙得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记者了解到,昨天,有12位通过本报报名的心脏病患者进行了检查。吕文华等人填写了救助表格,排到了手术。老家德惠的吕文华和老伴一边填表一边说:“一听免费,我这病都好一半了。等我手术好了,我在全大队给咱工程做宣传,‘就是我,免费做了心脏病手术!’”26岁的小王只请下来半天假,他很快填完了表格,急着赶回家,“我和母亲一起住,我得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准备手术。”

他们是幸运的,我们希望把这份幸运带给更多患心脏病的农民。本报年度公益工程———“心·爱”工程继续面向全省征集免费治疗心脏病的患者,限额500个,请患者或家属拨打0431-96618联系我们。

■读者参观

  病床、设备都很好还想见见医生

“参观医院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见到外籍医生。”鲍女士最大的愿望是见罗兰德·法索尔,帮她看看心脏瓣膜病。

中午早早到了,高个子的她,面色不大好,手里紧握着一只袋子,里面装的是她做过的所有检查报告。

见医院的接待人员过来,赶忙找了个位置坐下,侧身盯着对方讲参观安排,听说可能见到医生,她眼神一亮,“我们能见到外籍医生吗?”

“今天手术特别多,说不好。”这个不确定的回答,还是让她很兴奋。

参观从急诊室开始,听说救护车可以直接进入大厅,停在急诊室门前,下车直接进入抢救室。

至于病房里那几万元一张的病床,防褥疮的记忆床垫,几位参观者干脆坐在上面感受一下,看着床头自动升降,“心里越来越踏实。”

别人看的是硬件,可鲍女士四处寻找医生,专门看各个区域的医生介绍,进了病房,人最多的地方,她一定要多逗留一阵儿,“我得跟他们聊聊。”

病房里有位几天前做过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一听说两个人患病相同,她立马儿凑了过来,仔细问起来。

“谁给你做的手术啊?”

“能报销多少钱?”

“你的是中度还是重度啊?”

“手术用了几个小时?”

“现在感觉如何?”……

病房里的患者和家属,人都蛮热情,挨个问题回答,大伙儿守在病房问了十几分钟。

见了走廊里有外籍医生照片,她的问题又来了,“瓣膜不换,能修复吗?”

“可以,罗兰德·法索尔是奥地利著名的心脏外科医生,他的修复技术很厉害的。”听到讲解员介绍,鲍女士更激动了,马上拆开袋子,“我的心脏瓣膜就有问题,你看看能不能修补?不换行不行?”

旁边的人都笑了,“罗兰德·法索尔在手术,您可以找机会来医院看病,让他会诊。”鲍女士不好意思地说:“我特别想仔细了解一下我的病,病房、设备,我们都信任,就是想见见医生。”

一同参观的读者听了,赶忙拉她衣角,“医生办公室里,几位外籍医生正在和家属、病人会诊,现场有翻译。”她站在玻璃窗外,远远地看着,笑了。

■医院印象

  病房内基本没人打吊瓶

有人为了找心仪的医生,也有人专门为了拍照片,肖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他是本报吉友快拍的成员,平常喜欢摄影。这次来参加活动,最想看看一座欧洲标准的医院神奇之处在哪里。一边走一边拍照,每一个小细节,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专注的表情,他都会捕捉下来,尤其是在走廊里看到患者彼此轻松聊天,他连连赞叹,“这里不像别的医院,挂满吊瓶。”

没有吊瓶,这个现象很多参观的读者都关注到了,他们站在病房门口不停地问:“真的不打吊瓶吗?那术后不会感染吗?”

很多病人家属都围了过来,“没有吊瓶,住院三五天的、十几天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吊瓶,只有一两样口服药。”这事情让参观的王绍文特别吃惊,“不可思议,怎么可能不打吊瓶呢?”讲解员介绍,医院的药品只有150种,不售卖药物,治疗严格按照单病种路径要求进行,“不需要吊瓶。”

儿童病房五彩斑斓像乐园

跟着妈妈一起参观的宝宝小怡最关注的是儿童病房门口的那些彩绘,最近天气变化比较大,有些治疗的宝宝感冒了,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儿童病房没有参观,大家透过门口的玻璃窗,看到了墙上各式各样的彩绘,讲解员介绍,这是三位美国少年的暑假实践,他们把所有墙壁上都画满了,有宇航员和太空、长颈鹿和熊猫……当然,还有三位小画家的自画像。

五彩斑斓的墙壁,让病房更像一个儿童乐园。小怡妈妈领着刚做完检查的女儿,边走边看,她盼望着女儿的会诊结果早点出来,好给孩子做手术。

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聊天,完全不像在医院里,更像在参观一座城堡。有位读者参观完病房,跟我说:“记者,我想去挂号做检查。”见大家吃惊地望着她,她也笑了,“我有心脏病,大医院我怕排队等检查,小医院我不放心,这个医院正好,正好。”说完,直奔挂号处去了。

一个小时的参观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把电话留给了医院的客服中心,他们说,如果有讲座,有其他的活动,一定要联系他们,大家再来。

“这儿跟我们印象中的医院真的不一样。”小怡妈妈说。

■求扩散

  转发救助流程让“心·爱”蔓延

如此惠民的工程需要每一个城市读者帮我们扩散,您可以把这个好消息带给需要的人,出外打工的农民、求学的学子给家里人打一个电话,没准儿你的一句提醒就能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免费救助。

同时,也欢迎把这个消息发在朋友圈,或者告诉你认识的医生,让他们告诉正在因为没钱看病而痛苦的农民……不管哪一种方式,让我们把消息传递给最需要的那个人!

救助对象: 吉林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需要心脏介入或手术的农村心脏病患者。

救助病种: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冠心病(搭桥手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修复治疗)、心脏瓣膜病(换瓣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术)、其他心血管疾病。

    救助形式: 通过社会募集等方式,根据救助对象的病种,按照新农合及大病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报销后,剩余部分由慈善基金承担。

救助范围: 吉林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单纯性心脏病,符合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吉卫基层发[2014]12号文件关于《心脏病按病种分组(DRGs)及定额支付标准》;需要介入或手术治疗的并且家庭贫困的参合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