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傅丹枫——一片丹心系长白

29.06.2015  13:05

傅丹枫,满族,又名富察丹枫,号白山松水人,中国山水画家,清乾隆帝孝贤皇后富察六世嫡孙,系吉林民族画院常务副院长、吉林省政协画院顾问、关东画派领军人物,以画长白山系列山水画著称,并以《松花江千里图》首开关东画派百米长卷之先河,创作了如《白山松水》、《长白三江图卷》、《白山绿水图》、《松花江放船图》等数件大气磅礴、令人震撼的山水长卷,出版了《白山松水》、《长白三江》速写集和《丹枫文集》等,数件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乡土题材的山水画多次作为省、市政府的礼品赠送给国内外友好城市和贵宾。美协主席刘大为对他的《松花江放船图》评价:格调好,有传统功力,画的节奏感强。

  

    

傅丹枫老师(右)与记者核对采访内容。

  

  傅丹枫,满族,又名富察丹枫,号白山松水人,中国山水画家,清乾隆帝孝贤皇后富察六世嫡孙,系吉林民族画院常务副院长、吉林省政协画院顾问、关东画派领军人物,以画长白山系列山水画著称,并以《松花江千里图》首开 关东画派 百米长卷之先河,创作了如《白山松水》、《长白三江图卷》、《白山绿水图》、《松花江放船图》等数件大气磅礴、令人震撼的山水长卷,出版了《白山松水》、《长白三江》速写集和《丹枫文集》等,数件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乡土题材的山水画多次作为省、市政府的礼品赠送给国内外友好城市和贵宾。美协主席刘大为对他的《松花江放船图》评价:格调好,有传统功力,画的节奏感强。

 

  采访傅丹枫老师,是在他的家中——大大的书柜,里面堆满了书籍;案台、纸墨笔砚、根雕艺术品、书画作品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傅老师给人的感觉是亲切、平和、谦逊,有极好的修为。他身材挺拔、气质儒雅,怎么看都不像76岁的老人。谈到自己的书画人生,谦谦的他娓娓道来。

 

   期末美术试卷被展示 激励白山裔子偏爱美术

 

  1940年12月一个朝霞初染的时辰,在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县城(现桦甸市),一个小男婴出生在富察家庭,他,就是富察家族第15代成员、清乾隆帝孝贤皇后富察六世嫡孙富察丹枫——傅丹枫。

 

  1945年,傅丹枫老师的家搬到原籍吉林省舒兰县溪河乡沿江村。

 

  小的时候,傅丹枫就和邻里的小孩不同,别的孩子喜欢玩闹,他却喜欢看书,喜欢涂鸦。上学后,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对于美术的偏爱,缘于他初中时一次期末考试的美术试卷被以标准试卷展示在学校的板报上。

 

  “初中一年级时,学校的板报上贴出了一个期末美术考试标准试卷,近前一看,没想到竟是我的。”觉得谁都会画到这种程度的傅丹枫老师当时并没以为然,可后来想了想,他决定重点学习美术。“因为这样一件事,激励了我更加喜欢美术。”谈起过去,傅老师记忆犹新,仿若就在昨天。

 

   艺术之路上 屡屡遇见高师

 

  初中毕业时,由于当时没有一个艺术院校到傅老师所在的偏僻农村招考,所以正当傅老师不知如何选择时,老师跟他说:报考师范吧,师范有美术专业。于是傅老师就报考了吉林师范大学,系统学习了美术专业,这为傅老师以后从事美术工作奠定了基础。工作以后,傅老师才知,当时自己的初中老师徐化鹏竟是刘海粟的学生。“我当时并不知道刘海粟是谁,只知道徐老师对我影响很深,我想我参加工作以后,能像徐老师这样就不错了。后来我才知道刘海粟是大家。

 

  傅老师说:“命运给我的人生机会是不错的。

 

  初学绘画就结缘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的学生徐老师,工作后傅老师又有机会认识了吉林艺术学院的甘雨辰老师。甘雨辰老师是一位地域性很强的关东风情画家,所创作的作品中,多以关东因素为主题。在甘老师的推荐下,傅老师成了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的学生——吉林著名山水画家王庆怀的入室弟子,这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又是一个很大的铺垫。“能够结识王庆怀老师,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在我一生的绘画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972年,王庆怀老师去世后,傅老师又陆续参加了鲁美的几个学习班,如著名画家孙文同、季观之的山水班,郭西河的花鸟班,温读耕的人物班。中国画的三个组成部分,傅老师方方面面都涉猎了一下,最后,把绘画的方向定在了山水上。

 

  

傅丹枫老师现场挥墨。  

   跋涉白山松水间 全心投入《松花江放船图

  “历代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比如画山水,只有深入生活,对生活理解深刻了才可能有自己的主见,作品才可能有自己的个性。

 

  “历代有成就的山水画家,无不在画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吉林人不画白山松水去画三湘四水,不画关东大地去画巴山蜀水是不可思议的。

 

  “我基本上走完了全国,每到一处都在写生,这样对区域环境有个比较,有了比较,才能找到家乡山水特色与异乡不同之处。我对白山松水情有独钟,是因为我三十余次到长白山踏察、采风。至今尽管年逾古稀,还饱有激情,因为白山松水有取之不尽的题材,每次去都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新的收获。走在白山松水间,天人合一的雄浑畅然感油然而生。

 

  “长白山是我心灵深处的诗篇,松江水是我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是她给了我再现这山水博大气概之胆识。白山松水是天我合一的物化。只有亲临长白山才能领悟她的神采,只有吻吮松江水才能感悟她的真谛。我幸运、我更自豪,因为我曾经并依然用生命拥抱这祖宗之山、这母亲之河。

 

  傅老师对艺术的感悟,来自于他深入生活、不辞辛苦的脚步,来自于他笔耕不辍和对家乡、民族的喜爱与尊重。

 

  “小时候,常听祖父讲老白山(满族人的尊称)和老罕王的故事。努尔哈赤十三副铁甲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印象很深。老白山的神秘圣中洁,在脑海中只是一种幻觉。从此老白山就成了我心灵里最向往、最崇尚的民族圣山了。

 

  儿时的情怀,对艺术的感悟,厚重的文化底蕴,浓浓的家乡情,使傅丹枫老师把自己的目光盯在了他热爱、眷恋的白山松水上。

 

  “中国人喜欢山水,上善若水,这在传统文化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们国家的主要的大厅、会议厅,用的都是山水画,不像西方以画人体为主,这是其一;其二,我热爱家乡,所以喜欢画家乡的山水。”傅老师说。

 

  之所以后来喜欢画长卷、开关东画派百米长卷之先河,傅老师说:“其实当初并没有想到画长卷,只是我几十次上长白山,去体验生活,对白山松水每个方位闭上眼睛都历历在目,所以有时画一幅画就觉得不解渴、不过瘾,因为有那么多的素材积攒在一起,后来就把这些素材浓缩了一下,就有了前些年所画的百米长卷《松花江千里图》。”其后,傅老师满怀激情,将对白山松水的喜爱流泻于笔端,洋洋洒洒接连又画了几幅震撼人心、大气磅礴的长卷,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谈到为何要画《松花江放船图》,傅老师说:“除画了百米长卷,我还画了《满族祭江》、《长白三江图》、《白山绿水图》等。因为松花江上游松花湖部分是松花江最美的部分,而在东北还有一条江也发源于长白山,就是鸭绿江,鸭绿江虽是界江,但风景也是一流的,因此又画了那几幅长卷。之后,还是感觉不解渴。吉林市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厚重,我就想再画一幅康熙东巡。因为康熙东巡来到吉林市,是吉林市乃至吉林省历史上最大的事件之一,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松花江放船歌》,所以很多人都在写《松花江放船歌》,我就想把这首《松花江放船歌》变成图,这也就是我画《松花江放船图》的初衷。

 

  为了心中的梦想,时年已65岁的傅老师背起行囊,几乎跑遍半个中国,很多博物馆、书店和景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搜集了大量的素材、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写出了数万字的笔记……这些陆续用了近8年时间!其后,集中创作,设计、笔耕墨种、征求意见……两年半后,用足了力量的傅老师终于在2014年75岁时完美地画完了近13米长的《松花江放船图》——人物画了1600多个,大小船只就有110艘!

 

  作家佟道俭看了《松花江放船图》后,在他发表于《江城日报》上的《〈大江逐梦去铁甲向天歌>——浅读傅丹枫长卷新作〈松花江放船图〉》中,对这幅作品的构图作了这样的介绍:

 

  ——从构图方面说,画家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为我们铺陈了“小白山祭山祭江祭祖”、“船厂造船工地”、“视察水师营”、“两岸民风民俗”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望祭殿祭祀仪式,以及吉林旧八景之一的白山鹿囿;第二部分包括江上放排、储木场、造船、打制铁锚等;第三部分包括水师营盘、演兵场、康熙登船、萧韶小奏、连樯接舰屯江城的场景;第四部分包括耍把戏、跳萨满舞、牛马行、柴草市、剃头、算卦、按摩、沽酒、街边小吃等。全图的重点部位,也就是最能体现本图主题的地方,当属第三个部分。

 

  ——本图各种时空绘画元素互相配合,十分得体。譬如,远处有起伏的山峦,近处有拍岸的江浪;街边有高耸的树木,江畔有错落的民房;空中有飞鸟,江面有碧波;这条船上有萧韶小奏,那条船上有歌舞表演;皇帝嫔妃、文臣武将、车马舟楫、五行八作,和谐统一在一个巨大的画面上,不能不让人感叹画家如椽巨笔的运用能力……

 

  今年2月25日,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在海南美协主席的陪同下,来到傅老师在海南的画院,看了《松花江放船图》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幅画格调好,有传统功力,画的节奏感强。

 

  

向网友们展示书法作品。

  

   书画同源 承袭家传字也非凡

  很多人知道傅老师的画功了得,却不知他的书法也是很有功力的。

 

  书画同源。用10年时间完成力作的傅丹枫老师没有停歇,对书法也有很深造诣的他开始对书法重点研究。之所以如此选择,傅老师笑了笑,说:“年龄大了,还是写字来得痛快些,并可表达出一个人的功力与修养,像启功、欧阳中石、金意庵老先生,都是年轻时以绘画为主、年老以书法为主的。

 

  其实傅老师的书法在于家传,他愿意写,也曾下了一定的工夫。

 

  傅老师的父亲与书法家那致中先生曾在毓文中学读书,是同班同学。傅老师的父亲不仅学习好,而且字写得好,并考入了伪满时的警官学校,很让同学羡慕。令人遗憾的是,傅老师的父亲没有走艺术之路。但他留下的墨迹,却让书法家刘廼中老先生赞叹,并写出了近200字的评价,也使得傅老师的父亲被列入“吉林省书法人物传略”中,按照年龄排在那致中之后、金意庵之前。

 

  同样喜欢书法的傅老师,退休之后,在绘画的同时,也在临摹各种字帖,尤其现在,很是写不够,就连在飞机上、火车上,都会看字帖,闭上眼睛背一背,用心揣摩。也因此,当他偶尔拿出书法作品时,很多人会惊疑他的书法之功力,从而对这个修为极好、不多说话的老人更多了一分敬意。

 

  面对记者“未来打算”的提问,傅老师说:“刘大为的肯定,对我来讲,是个鼓励,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打算再画一幅乾隆东巡。因为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的东巡对吉林来讲非常重要,另外,以前我搜集的素材好多还没用上、好多学者也鼓励我,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会完成这件作品。” (松花江网记者叶静文   摄像/何晨熙 编辑/何晨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