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钱掀电影票“价格战”电商涉足电影全产业链

18.03.2015  09:15

价格便宜,买票也方便。”上周末长春市民王先生带着儿子看了一回《超能陆战队》,影院现场购票80元,在网上订票直接半价40元。

 

其实,从2014年开始,微信电影、美团、淘宝、猫眼、糯米等电子购票平台(统称“电商”)集体掀起了一场电影票价格战,一些电商甚至打出了“9.9元看大片”的超低票价。

 

就在观众们沉寂在低价观影的喜悦中时,一些业内人士坐不住了,“通过电商的‘低价票’可以带动市场人气,提升影院上座率,但火爆的背后却给影院带来重重隐患。

 

电商低票价来势汹汹

 

在“电商”的介入下,低价电影票的促销概念很早就出现了。2014年3月份,百度和阿里巴巴打价格战,3.8元的电影票促销,掀起电商争夺线上售票市场的序幕。去年“双十一”期间,淘宝电影再推19.9元可购两张影票的活动,随后猫眼、糯米不甘示弱,推出了9.9元电影票的优惠。

 

电影《一步之遥》上映前,9.9元的低票价真正实现了观众“低价看大片”的愿望。根据片方公布的数据,预售仅两个小时,就卖出了6000张影票,但这样的举动在很多人看来,电商们是近似疯狂的,因为影票的差价,完全是由电商来买单的。而且此后类似的促销更加频繁。2015年春节贺岁档期间,在大众点评上全国半数以上电影场次都可享受9.9元票价,另一半场次给予用户30元以上的补贴优惠。而美团猫眼从大年初一到初三《天将雄狮》全场15元,其它片子19.9元起。数据显示,结果春节七天长假共吸引4300万人次走进影院,贡献出17亿人民币的票房,缔造出全球市场的“第一档期”。各路电商齐聚电影售票市场,从宣传到价格对峙展开了全方位竞争,其势头一点不比2014年打车软件“疯狂”的时候低。

 

低票价“绑走”观影人

 

不可否认,电商们的低价票带动了市场人气,提升了影院上座率,但影院经营者同时也发现,观众在影院前台买票的越来越少,观众都去电商那里买票了。

 

电商愿意为差价买单,表面看上去,观众实现了低价观影,影院的上座率提高了,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一些业内人士却认为,“电商这种近似疯狂的促销举动,其实就是变相的‘团购’行为。”通过打价格战,在短时间内提升客户量,看起来很繁荣,但对整个电影市场的发展不是好事。

 

通过这种低价团购方式卖票,片方分不到钱,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电影产业。”长春某影院的王经理说,“现在电商这种促销方式,就是通过烧钱抢占端口,‘绑走’观影人,而这种方式到底能走多远,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