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美的笑容温暖春运

04.03.2015  17:26

她叫闫姞,24岁。和大多数九零后一样,她爱美爱笑,活泼好动,有着对潮流时尚的追随和对浪漫爱情的渴望。因为一个售票窗口,一身铁路制服,和一份军旅生涯沉淀的责任与担当,她把对多彩生活的向往寄予车票的方寸之间,把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希冀奉献给往来旅客,用最美的微笑温暖春运。

售票工作封闭枯燥,而要求却严谨、严格甚至于严苛。每天陪伴闫姞的,就是卡位里定置摆放的电脑、制票机、验钞机,而玻璃窗外永远是排着队的旅客——天南海北的口音,一张张喜悦或焦急的面孔,一个个相同或不同的到站。

我第一次单独售票是在2011年1月份,正好赶上学生放假。那时候还没有网上售票和电话订票。一开口黑鸦鸦一片,自己一下子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很多学生票都需要中转,平时自我感觉良好的业务知识根本不够用。老售票员的窗口外学生越来越少,而自己半天才卖1张票,学生们开始敲玻璃、起哄,我当时就哭了……”。这个场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如恶梦一般困扰着闫姞,几乎让她放弃了售票岗位。然而在部队的经历和天生的倔强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貌似简单的售票程序背后,需要有坚实纯熟的业务功底;也只有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才真正考验售票业务和技巧。

闫姞下定决心,不离开、不放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把小伙伴们休息娱乐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很快,她攻克了《客规》126条,以客规“一口清”先后两次夺得车站技术能手称号。

闫姞反应快、语速快,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她最快8秒售出一张车票,令记者惊叹;再加上她能坐住窗口、肯加班加点,闫姞的售票张数、款数和异地票数都让同事们望尘莫及。

善良的闫姞深知旅客排队的辛苦。为了缩短旅客排队等候时间,她强迫自己控制每天的饮水量,常常是上岗前小跑着打来一杯开水晾在旁边,触手可及却一直放到下班;实在渴极了,就抿一小口,润润干燥的喉咙和嘴唇。

2月11日,恰逢农历小年儿,闫姞6点就来到售票室,准备迎接短途客流高峰。从7点到10点,购票人潮居高不下。班长体贴地为每个人打来一杯开水。专心售票的闫姞一个不小心碰翻了水杯,手腕顿时红肿一片。班长略带歉意地让她去处理一下,一向爱美的闫姞却向食堂要了点大酱涂上,就又回到窗口继续售票。一位购票阿姨看到闫姞手上的大酱问她是不是烫伤了,闫姞却甜笑着说我没事。令人意外的是,半小时后这位阿姨重新回到窗口,递过来一支烫伤药膏并叮嘱她早点抹上,别留疤。在闫姞还来不及反应时,便转身离开了。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我所做的每一个售票员都在做,也应该做,而旅客回馈给我的却是满满的真情和感动。我没有理由不热爱这个岗位,不做好这份工作。

此后的工作,闫姞投入了更大的热情:遇到旅客在窗口遗失物品,她都能及时发现、细心保管,并千方百计寻找失主;遇到需要帮助的重点旅客,她总会热情地帮助旅客购买车票,并护送到候车室……在旅客面前,闫姞总会露出真诚甜美的笑容。她说,旅客的满意和信任,让我体会到售票服务的魅力,我也享受这份职业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