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边疆引客来

05.01.2017  21:46

长白山下好风光,漫山金达莱,遍野稻花香。行走在延边州,满目的青山绿水让人沉醉,旅游业发展态势令人振奋。

过去五年,延边州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目标,站在长吉图的高度统筹谋划旅游产业布局,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民族优势,实现交通、市场、品牌建设新突破。全州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实现16.7%和26.1%的增长;入境旅游人次位居全省第一,入境创汇收入位居全省第二,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运输实现质与量的同步增长。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4万人,带动间接就业12万人。

秀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魅力延边,风情无限。

长鼓、手鼓咚咚作响,伽倻琴、洞箫乐声悠扬;长裙翩跹,象帽摇摆,阿里郎声传十里,情意绵绵……徜徉在朝鲜族民俗村,不仅可以欣赏歌舞表演,更能品尝打糕、泡菜、米酒等朝鲜族传统美食;

2015年9月,长珲城际铁路正式通车,“十一”黄金周延边旅游出现30年来“井喷现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61亿元;

大红灯笼高挂在村道两旁,崭新的木屋别墅精致温馨,白雪掩映着大山深处的农家小院炊烟袅袅。2016年12月17日,第二届敦化老白山雪村旅游节隆重开幕。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齐聚在这里,纷纷用相机捕捉雪村之美……

一个个镜头记录着延边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一组组数据展示着延边旅游业取得的累累硕果。

旅游产业发展氛围持续向好。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延边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全州上下发展旅游产业的共识基本形成。日前,国家旅游局公布20个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名单,延边州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地区,将获得旅游用地改革;落地签、过境免签政策;优先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旅游开放政策等7项相关政策支持,延边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旅游项目建设持续增长。一批规模大、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相继建成。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安图大戏台河景区建成营业。2012年中国(延边)朝鲜族民俗园开园,2013年延吉梦都美滑雪场改扩建工程完工,2014年和龙老里克湖景区投入使用,2015年敦化雁鸣湖温泉度假区投入运营……2011年以来,以安图红旗村、和龙金达莱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得到有效开发,以和龙仙峰、安图大戏台河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得到业界认可,农业、林业、旅游产业形成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态势。

创新发展更加领先。2014年5月延边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建成,2014年12月发行“延边旅游年卡”,2015年1月,联合延边州体育局开展“全民健身·激情滑雪”活动,全州4万多人次走进滑雪场……发展“互联网+旅游”产业模式,启动智慧旅游大平台体系建设,完善行业运行监管、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信息发布功能,有效夯实智慧旅游建设基础。扩大智慧旅游在公共服务、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中的应用,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智慧旅游企业融合发展。

旅游合作更加深入。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珲春被确定为“大图们江倡议”永久举办地,连续承办三届东北亚国际旅游论坛。联合上海景域集团举办“互联网+旅游”高峰论坛,研讨推进“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延吉机场先后开通朝鲜平壤、俄罗斯海参崴、韩国釜山、清州、日本大阪国际航线,延吉—郑州—重庆航线于2014年通航,旅游通道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5年9月,长珲城际高铁正式通车。

深度开发旅游市场。积极拓展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依托高铁线路,尤其是金达莱号动车组,大力宣传延边特色旅游产品,巩固发展东北市场和京津冀市场;加快开发华中和西南地区旅游航线,培育新兴旅游市场。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及图们江地区合作开发机遇,巩固海参崴、平壤、大阪航线,加大对韩航班密度,扩展中俄、中朝、中俄韩跨境旅游线路,推动中朝、中俄自驾游发展。探索“一区三国、境内关外”开发模式,开展国际旅游合作。

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提高。连续举办韦特恩自行车旅游节、图们江文化旅游节、和龙金达莱文化旅游节、龙门湖冬钓节、老里克湖雪乡节。五年来,延边州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最美中国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游客满意度最高中国旅游城市”、“最美中国魅力休闲之城”,延边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延边州绘制了宏伟的旅游发展蓝图:把延边打造成东北亚著名的健康旅游产业中心和多元化生态休闲旅游胜地。今后的延边,必将以喷薄欲出之势焕发出更加璀璨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