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我们最大的品牌——八论五个优势、五项举措、五大发展

20.04.2015  12:00

      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吉林很美,色彩斑斓,有金色的粮仓、黑色的沃土、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森林。吉林很净,错落起伏,由东向西自然形成东部长白山地原始森林生态区、中东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生态区、中部松辽平原生态区和西部草原湿地4个生态区,全省有长白山、向海、莫莫格等48个自然保护区(占全省面积的13.24%),全省有湿地172.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9.1%),是全国湿地类型较多省份之一。吉林很活,生机勃勃,西有白鹤、中有梅花鹿、东有虎豹。

      吉林省生态地位突出。东部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源头,是我国北方地区乃至东北亚的生态屏障,在国家战略中地位非常重要。我省很多生态资源在全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比如,我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发展现代农业条件得天独厚。长白山是世界三大黄金矿泉水发源地之一,储量丰富、品质优良,我省已探明矿泉水总允许开采量47万吨/日。

      绿色发展要保护好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发好、保护好、利用好这片青山绿水,我们就有了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资本和底气。这是我们持久的竞争力,是我们最大的信心源。要深入实施东部长白山林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中部粮食主产区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深化西部草原“三化治理”工程,加大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开展“河道清洁”行动,加快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争取将我省重点国有林业区纳入国家停伐试点,将天保工程范围扩大到全部国有天然林。

      绿色发展要用足用好绿水青山,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我省是第一个提出绿色有机食品的省份,绿色有机食品的认证,无公害产品的开发,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形成了可持续效益农业、生态林草产业、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等重点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以此为基础,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大力发展绿色品牌,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污染治理,构建绿色发展产业体系。要推动绿色经济、有机经济、循环经济一体发展,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同步建设,加快把生态产业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 国家鼓励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一系列绿色低碳产业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我省绿色发展的前景更是美妙动人。

      绿色发展需要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并将绿色理念和绿色消费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树立非绿色消费就是增加自身健康成本、绿色消费就是提高健康效益的消费理念,形成自然、健康、适度、节俭、生态的绿色消费环境和氛围,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选择原生态、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产品,积极参与绿色低碳活动。同时营造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健全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完善实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限制等方面的环境准入制度,探索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健全生态指标考评办法等。

      绿色是优势,绿色是王牌。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是,紧紧围绕我省生态特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转化,构建绿色、循环和低碳的产业体系,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让吉林发展得更好、更稳、更顺,让吉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居环境更优美。我们坚信:绿色发展一定为吉林省创造出持久的、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核心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