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长的一天

27.10.2015  10:49

      秋收季节,也是蒋恩凯最忙碌的时候。

      10月14日早上4时,榆树市弓棚镇喜迎春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蒋恩凯就来到地里,组织农机手进行秋收作业。而他则驾驶着榆树市第一台“芬兰玉米籽粒收割机”纵横田野。

      这台“籽粒收”是合作社去年花了115万元买的,能一次完成割秆、摘棒、扒皮、脱粒作业,一天能收12公顷地,被村民称为农机战队中的“大明星”。

      收完一个地块,蒋恩凯从驾驶楼跳下来,又开始用手里的对讲机不停地调遣分布在各处的农机手。今年秋收,合作社有1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执行作业。

      “发展现代农业,农机必须要跟上,就得把钱用在刀刃上。”蒋恩凯说,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了合作社农机更新换代的速度。现在合作社从种到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近40台套农机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秋日午后,农机手们开始了短暂的休息。

      温暖的阳光下,蒋恩凯坐在合作社场院的苞米堆上,翻看着那台“芬兰玉米籽粒收割机”的说明书。他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机械,空闲时总喜欢看看农机类的工具书。此刻,这个30岁的大男孩安静而可爱,怀里乖巧地卧着一只小花猫。小猫是养着用来农田防鼠的。高产增效的方法,他一个都不放过。

      来到合作社的苞米地里,蒋恩凯随手扒开一穗苞米。“今年苞米都冒尖儿,这棒有24趟,能打出1斤粮。”蒋恩凯说,由于应用了多项农业科技,今年春夏两季的干旱对粮食产量并没有影响。合作社托管的500多公顷土地,平均每公顷产干粮将近1万公斤。“农业直补、良种补贴、保护性耕作补贴,各种政策补贴之后,一公顷地我能给农民分红1.3万元。

      2014年,蒋恩凯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称号,这个荣誉更让他干劲十足。今年,他获得了吉林省机库棚建设补贴项目资金450万元。这笔资金可以将合作社现有的农机更新一茬。入冬之前,一座新的农机库房就会建设完工。

      沐着夕阳,手拿新库房图纸的蒋恩凯讲述着他心中的蓝图:明年托管和流转土地规模达到800公顷;建一座种羊繁殖基地,可以就地消化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