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珲春—朝鲜罗津—上海集装箱跨境班轮首航

17.06.2015  07:44

近日,距珲春市53.5公里的朝鲜罗津港吊臂挥舞,人头攒动,一派繁忙景象。一声汽笛长鸣,载有42个集装箱板材的“蓝天一号”货轮驶离码头。这是继2010年12月,中国珲春经朝鲜罗津港至上海、宁波口岸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陆海联运航线开通后,珲春跨境至上海集装箱班轮首航。

 

珲春-朝鲜罗津港-上海集装箱班轮首航,标志着我省“借港出海”战略又取得重大突破,是珲春市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性探索。近年来,珲春市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天字号工程,大胆先行先试,以开放新成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深化通道推进机制改革,通道建设绽放新亮点 。珲春市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新一轮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不断完善上下联动推进机制,全力畅通对外通道,图们江区域交通枢纽初显成形。中朝甩湾子至训戎里铁路改造、图们江出海复航等18个重点项目列入《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规划》。中俄珲马铁路稳定运营,铁路口岸通过国家核心能力验收;中俄小型公车首次实现互通;对俄、对朝国际邮路相继开通;吉珲高铁年内正式运营通车;珲春至海参崴、至罗先高速公路和铁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新圈河国境桥有望今年10月建成通车;内贸外运目的港拓展至广东、福建、海南等城市,货物种类增加粮食、木材和黄铜,并获许返程集装箱货物运输。

 

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开创通关环境新局面。珲春凸显开放魅力全力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口岸通关环境,实行人员“异地办证”通关服务模式。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在珲春设立办事机构,各地游客在珲春办理一次性护照即可出境旅游,异地办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行企业“私人订制”通关服务模式。针对冷冻水产品夏日不易保存等实际,珲春市创新实行“集中申报、预约通关、货到监管、优先查验、优先放行”等一站式通关服务,全部验放手续2小时内办结。实行车辆“三步走”通关服务模式。圈河口岸在全省陆路口岸率先对出境小型车辆实行关检“联合接受申报、共同实施监管、统一进行放行”的通关模式及“无周日”通关制度,更加方便了出境小型车辆通关。实行货物“三个一”通关服务模式。总投资3亿元的通关服务中心年内建成使用,出入珲春各口岸的货物可享受“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一站式通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