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培养大国工匠人才

20.02.2017  22:21

  —— 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纪实之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些人才不仅是高端的科技人才,更包括大批精通实用技术的工匠。正是这些大国工匠挺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

  如何打造高素质的大国工匠?近年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地方经济需求,积极推动职教专业与产业对接,努力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大力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行动计划,构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力锻铸大国工匠。

  整合专业设置 紧密对接产业

  2016年,市教育局围绕“6411”产业体系,精心谋划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对职教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优化调整,淘汰落后专业43个,拓展新兴专业12个,填补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操作、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新材料、新型养老服务、新型保健食品等多项专业领域空白;重点扶持68个重点专业,组建汽车、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专业集群,对航空产业园、德国工业产业园等区域重大产业规划项目超前实现全产业链支撑;提前谋划落实职教产业园区“1+4”规划战略布局,推动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为打造职教+产业区域性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中高职衔接 架设人才培养立交桥

  2016年,我市组织8所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合作举办10个专业中职-本科“3+4”衔接试点;组织全地区16所中职学校与高职学院联合举办58个专业中职-高职“3+2”衔接试点。两项试点共录取学生2380人,计划完成率100%,均比2015年提高近60个百分点。为了保证试点成功,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职学校大力开展招生攻坚工作。市教育局局长公开发表《至全体初中毕业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全市职教系统教职员工深入社区,乡村和学校积极开展职教宣传,尤其是规模空前的职教活动周宣传月系列活动。全市各主流媒体对职教政策、大国工匠精神、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持续进行宣传报道。2016年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征集报考志愿5700余个,志愿与录取比达到2.4:1,录取最高分达到554分,超过大多数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我市中高职衔接试点征集志愿规模、录取比例、录取总规模、平均录取分数等各项指标均高居全省首位,这标志着我市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已经全面开通。

   集团化办学 双元制培训

  市教育局统筹、市直中职学校牵头建设完成13个职教集团,参与企业多达597家,“集团化”办学给学校注入了勃勃生机。“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了校企人员互动、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职教集团内部订单、定标、定向培养每年达到2000人规模,毕业学生集团内企业直接就业比例超过50%,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中职学校教学达到200余人,职业学校援助企业开展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培训每年达到4000余人次。

  我市以市德国工业产业园为契机,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目前,部分市直中职学校正在开展引进德国双元制培训认证体系的试点。吉林机械工业学校与德国奥吉通泵业有限公司合作,已经将德国工商总会的IHK培训认证体系引入我市,首批培训学员即将毕业。另外,德国爱科特职业学院引入高新北区的项目已经完成前期规划,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推进现代学徒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初,我市全面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并将试点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市教育局作为牵头单位积极引导职业学校和企业对接、科学组织专业试点项目申报和论证,统筹协调试点推进。目前共有18所中职学校与21家企业、行业协会和职教集团联合启动20个专业的分类试点。各试点单位招收学徒500余名,聘请企业带徒师傅40余名,学徒双元培养工作成果初步显现。2016年我市成功承办全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教育部职成司王扬南副司长高度评价我市试点工作,认为我市试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展后,我市成功进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组织的首批“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行列。目前,双元试点的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全面启动。双元培育改革试点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顺利实施,将促使我市加快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大大提高。  (江城日报记者/周俊山 通讯员/曹友竹 刘岩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