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区环保局通过“组合拳”把全区农业源减排工作落在实处

13.05.2015  11:00

  为促进江源区畜禽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针对畜禽养殖行业点多、面广、基础弱等现状,从根本上入手,精心组织,形成了政府重视,部门联动组合出击的良好机制,把农业源减排工作落在了实处。

   一是打好信息“”。 深化信息共享,实行排污备案登记制度。对全区畜禽养殖行业推行排污备案登记制度,要求企业将品种、规模、废弃物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情况等向环保部门进行备案。同时,环保部门定期将排污备案情况抄送畜牧、工商、农业等部门,做到信息共享,摸清底数。根据分析每户企业的情况,找准问题和薄弱环节,逐一研究方案措施,做到“一场一策”,“一户一案”。对于完成污染治理项目,一户一档,统一管理,方便日后监管,形成完整的畜禽养殖行业和农业源减排信息台账。

   二是打好整合“”。 整合环保部门职能,由多头管理,转变为集中负责,强化环境监管措施,形成督促有措施,执法有抓手的良好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及时跟踪调度企业污染治理工程运行情况,做到督促到位,指导到位,整改到位。

   三是打好奖惩“”。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了奖惩制度,落实“以奖代补”制度,完成验收的企业给予环境保护“以奖代补”资金补贴,累计发放资金24万元,缓解企业压力,也提高了积极性。对未经审批、验收或污染治理设施落实不到位的畜禽养殖企业,加大处罚力度,联合畜牧、工商等部门吊销相关手续。同时,一律取消企业享受政府补贴、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

   四是打好技术“”。 强化技术指导,确保企业整治到位。环保部门与畜禽养殖企业签订环保责任书,明确减排责任,加大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力度和技术指导。鼓励企业采取综合治理技术,建立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采用干清粪的方法收集粪便,污水厌氧处理,农业利用,粪渣和沼渣通过堆肥发酵制取有机肥或有机复合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目前全区30户养殖企业建成减排设施,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源减排稳步推进,经验在全市推广。

  

(责任编辑: 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