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琼花入“镜”来

11.12.2015  15:33

        我市摄影家李柔韧涉足摄影三十余年,却用近二十年的时光,以自己的镜头到乌拉古镇附近的韩屯和曾通两个村庄追随雾凇身影,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累累成果最终汇辑成一册精美摄影集《雾凇岛》。

  ——我市著名摄影家李柔韧的雾凇之恋

  

       

  李柔韧摄影作品

  

  与泰山日出、黄山云海、钱塘潮涌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吉林雾凇,美妙绝伦,宛若仙境,近三十年来一直作为吉林市冬季旅游的城市名片。与此同时,雾凇也是令本市艺术家痴迷不已的创作主题,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无论是镜头或是画笔,都在不停地记录、描绘、讴歌和赞美这帧天地绝景。

  我市摄影家李柔韧就是其中深得雾凇真昧的艺术家之一。他涉足摄影三十余年,却用近二十年的时光,以自己的镜头到乌拉古镇附近的韩屯和曾通两个村庄追随雾凇身影,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累累成果最终汇辑成一册精美摄影集《雾凇岛》。他用常换常新、反复述说的镜头语言,使松花江上由两个人居村屯组成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岛屿因雾凇而蜚声海内外,成为我市的一处“热度不减”的旅游胜境。他的执著和坚守,足令世人钦佩和折服。

  水汽遭遇严寒天气,凝结成雾凇,“历经天华”成就“人间美景”;《雾凇岛》则是一位摄影艺术家近二十年不懈追求的信念凝结,是艺术灵感与孤独寂寞互相碰撞的心灵产物。

  第21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到来之际,李柔韧再度为我市摄影爱好者以及雾凇冰雪喜爱者奉献惊喜——“李柔韧雾凇岛摄影展”将于12月16日至20日在吉林市艺术中心举行。此展将展出80幅作品,是他从入驻乌拉街韩屯近20年间的几千幅作品中挑选出的精品。因自然环境和植物分布的变迁,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作品多是无法再现的绝版之作。展出之时,市民和摄影爱好者们将一睹镜头记录下的美丽时光印迹。

  

  “雾凇岛,我的田园牧歌,我的香格里拉。

  

  “冰是意志,雪是品格,雾是魂灵,凇是情愫。”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李柔韧自小便对冰雪、雾凇情深意浓。这奠定了他对雾凇日渐深厚的情感基础。

  每到冬季,不冻的松花江面雾气升腾,与寒冷的空气相遇,在江边两岸的树体上凝结成霜,形成唯美动人的雾凇。这个过程,像是一个童话,也像是一个哲理,足以打动每一个与它相遇的人。

  雾凇岛,因雾凇惊艳之美得名。位于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的韩屯村、昌邑区土城子镇曾通村是雾凇景观最为集中的村落,“雾凇岛”是人们对这段村落的美誉。

  1996年正月,李柔韧初次踏上这座未被尘世所染、在当时几乎处于原生态的小岛时,就被其壮观的雾凇美景震撼。洁净的空气和唯美的风景更是给了李柔韧无尽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冲动。这一次相遇,让他和雾凇岛结下了长达二十年的不解之缘,雾凇、雾凇岛、雾凇岛上的一切,都成为他镜头不停捕捉的风物。曾有网络媒体在报道他与雾凇岛的故事时,用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标题——最美的邂逅,最长的相守。

  1998年,李柔韧接任吉林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工作,由此承担起了他在我市摄影艺术领域的职责和使命。为了更专注地拍摄,进行更多的创作交流,让雾凇岛的美景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了解,李柔韧于1999年在韩屯成立了雾凇岛摄影基地。虽然当时只是两间简陋的草房,但吸引了很多影友前往,而李柔韧拍摄的雾凇作品也进入越来越多的人的视野,雾凇岛在摄影人的努力中逐渐有了名气。2000年,他在我国顶级专业杂志《中国摄影》第九期发表专题文章《雾凇岛上拍雾凇》。这也是该杂志首次发表吉林雾凇的特约稿件,在全国摄影界产生很大反响。“雾凇岛”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国内影界媒体。

  2002年,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将军来到雾凇岛摄影基地,并亲笔题词:北国风光无限好,摄影之家暖人心。

  2008年,李柔韧扩大了摄影基地的规模,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在最美的冬季亲临雾凇岛欣赏雾凇雪景。他也经常亲自指导影友们拍摄雾凇岛的技巧和方法,他的热心和亲切令许多影友至今难忘。

  从找寻风景到风景留驻心间,韩屯在李柔韧心中渐渐演变成家一样的温暖地方。他也以爱家的方式爱着这方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带着我体温的一滴鲜血,是我情感世界中闪着泪光的一份情愫。

  

  自1996年至今,每个冬季李柔韧都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留在雾凇岛上,寒冷和辛苦都不曾动摇过他对那里的热爱,哪怕是有生命之险。人们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上美景常与危险相伴。雾凇岛的美景让人陶醉,然而,拍摄雾凇岛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里守候、选择角度,李柔韧常常是全身结了霜,有几次因为专注,还掉到江面的冰窟窿里,可谓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拍摄。

  李柔韧拍摄的雾凇岛作品,精美程度堪称风光大片。这不仅在于其炉火纯青的摄影技法和精彩难得的拍摄角度及环境,还在于他对成像质量的严苛要求。他使用中画幅相机与传统银盐胶片的组合进行拍摄,细腻画质和精致的成像使得雾凇岛的冰雪世界也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不仅震撼欣赏者的视界,也常常给李柔韧自己带来意外的惊喜。对于摄影这个令他痴迷的艺术,他永远充满期待和新鲜感。

  艺术是相通的。即便是摄影,也需要艺术家心灵和情感的参与。同一处风景,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角度,呈现的作品都不同。李柔韧认为,一幅优秀的风光作品,是摄影师心灵影像与大自然真实影像的完美叠印。“大自然与情感的交响,拨动了心灵的琴弦,那是成功作品诞生的庄严时刻。

  人在景中,景在心中。在李柔韧眼里,天人合一是风光摄影的最高境界。

  李柔韧属兔,他常玩笑着说:“成语曰:狡兔三窟,其实我在创作的冥冥之中大都是在第四个洞穴里游弋畅想。”“第四洞穴”即是艺术的美境。他常常在梦幻的自然中徜徉。“看山非山,看水非水,聆听天籁,梵音袅袅。灵魂随乡间小径去寻觅梦境中的水榭瑶池,仙山琼阁。”欣赏者可以从李柔韧那些美到令人心碎的摄影作品中感知他神游仙境的独特的艺术体验和感悟。

  因为一些盗伐树木的现象,他拍摄过的很多树都已不复存在,只能在他的摄影作品里再度看到它们的身影,这让李柔韧很伤心也很遗憾。他希望不仅仅是用镜头把美景留下,也希望美景留在永恒的时光里。他希望透过他的作品,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在东北这片土地上,有雾凇岛这样一个洁净唯美的所在,以唤起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从我第一次按下快门那天起,我就把灵魂装进照相机这个黑匣子里了。

  

  玉树琼花,入他的手中之“”,也入他的人生之境。

  李柔韧在《国家人文地理》杂志上发表的《吉林雾凇,北国的自然奇观》一文中写道:“因为雾凇让我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期待、去守候、去记忆。”作为一名兼具天赋与情怀的摄影家,他幸运地实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超凡状态。

  “人死后,大都把骨灰安放在小匣子里,完成人生最后的一道程序。从我第一次按下快门那天起,我就把灵魂装进照相机这个黑匣子里了。”谈到摄影艺术之于自己生命的意义,李柔韧满怀深情地说。

  毋庸置疑,摄影早已被李柔韧视为自己活着的意义。他把照相机视作安放灵魂的所在,他把自己的生命热情交付给摄影,生命也因此而不同。“随着一张张底片的曝光,生命也一次次获得重生。

  “摄影师也好,画家也罢,还是其他门类的艺术家,说到底都是以不同方式表达他的思想。

  在李柔韧看来,如果把作品比作肉体,那么思想便是舍利子了。没有思想的肉体可以千娇百媚,也可以花枝招展,然而转眼之间就会化一缕青烟随风而逝;唯有思想的舍利子可以漾出恒定的绝不招摇的光芒而长留天地间。

  李柔韧一直坚持本土摄影。他说,如今有许多和他一样的摄影家插上翘膀,飞遍世界,还有许多摄影家蹬着轮子跑遍中国。而我,依然在小岛上驻守:聆听这里的乡音乡愁,牵扯这里的乡情乡恋。

  “爱山爱水爱家乡,画山画水画家乡,写山写水写家乡,唱山唱水唱家乡,拍山拍水拍家乡。”在李柔韧看来,这是本土艺术家的本分和使命所在。

  

  李柔韧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员。

  雅昌——中国摄影名家、签约摄影师。

  1988年开始进入摄影创作,1991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摄影系。

  做过10年吉林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驻会秘书长。

  摄影作品多次发表在《中国摄影》、《摄影之友》、《旅游天地》、《时尚旅游》等杂志,其作品《寒江渡口》、《铁树银花》先后两次被选用到央视“吉林省旅游公益广告”中。2003年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雾凇奇观》作品集,2004年中国雾凇广州联展《寒江渡口》等5幅作品被有关机构收藏。2006年参加平遥“十大实力派摄影师联展”。2011年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雾凇岛》摄影作品集。2012年参加台湾摄影节,被评为“最佳摄影师奖”。2013年在长春展出雾凇作品50幅,并被有关机构收藏。    (作者/陈明威 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