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吉林情韵的传统民歌

08.06.2016  11:10

吉林远迎长白,近绕松江,白山松水养育了吉林的各族人民。这里山青、水秀、物丰、人杰,这里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建设自己热爱的家园,用自己民族丰富的语汇和雄厚甜美的声音,以民歌为形式,唱出使人陶醉的白山松水深情。

  吉林又称“船厂”。右图为摄于1910年的造船伐木场景,是吉林民歌产生的现场之一。

  田野中的耕作是古老而现代的生活,也是产生民歌最多的环境。这张老照片摄于1932年。本版图片均为皮福生提供

  吉林远迎长白,近绕松江,白山松水养育了吉林的各族人民。这里山青、水秀、物丰、人杰,这里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建设自己热爱的家园,用自己民族丰富的语汇和雄厚甜美的声音,以民歌为形式,唱出使人陶醉的白山松水深情。

  吉林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满族的民歌及歌舞能在吉林发展起来,有它的必然性。因为一切艺术都是源于劳动,源于生产生活。吉林满族民歌除了具备其他地区满族歌舞共同特点外,还在题材、体裁、语言、表现手法上有自己地区性特点。

  乌拉街作为打牲总管衙门所在地,作为一个直属朝廷内务府的独立经济体,其封闭的经济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圈子与风尚,使这里的生活习俗不同于其他地区。

  数千年来,居住在吉林大地上的满、汉、蒙、回、朝鲜族等各族人民,创建了关东的物质文明,经过多次文化大融合,也提升了这块黑土地上的精神文明。民歌的创作和展演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咿呀学语的儿童唱着“斗斗飞、斗斗飞……”,蹒跚学步的稚童唱着“婆婆丁,水泠泠……”,孩提“七岁八岁淘狗神”的年龄唱着“纪纪灵,跑马城……”,十七八大姑娘一边在灯下刺绣着枕头顶,一边唱着“送情郎呀……”,新婚的小夫妻乐颠颠地骑着小毛驴回娘家,一边唱着“正月里来是新年呀……

  这些源于生活的民歌,展现着男欢女爱、青年参军报国、老年人狩猎种田,唱出了高粱地里爱情的酸甜苦辣,唱出了抗击日寇的必胜信念,唱出了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

  吉林地区民间到处蕴藏着精美的民歌,也培养了一大批民歌手。一些民歌和民歌手,走向了全国、走向世界,积极地影响了东北的二人转,孕育出了吉剧这样演唱不衰的新剧种,促进了吉林戏剧、歌曲的创作繁荣。只要在哪里一听到“正月里来正月正”、“送郎送到大门外”、“伊儿呀呼嗨”、“日落西山哎……”等民歌小调,就知道遇到了老乡,那一嗓子浓浓的乡音、那一股子吉林方言的哏劲儿,定会勾起人们一丝丝挥之不去的乡情。

  吉林历史上的原住居民为女真人,也就是后来的满族人,这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从金代开始,他们的歌舞艺术已渐趋成熟。金代女真女孩就手拿着白芍药花,一边走在大路上,一边唱着情歌求婚。金世宗完颜雍回到老家上京时,就曾亲唱本民族古老的民歌。元朝杂剧的唱词中也多处提到女真人善歌舞,并把不少女真人的歌舞如《四国朝》、《鹧鸪舞》等吸收到元杂剧中。1596年的正月初一,努尔哈赤设宴招待朝鲜来的使者,由吉林乌拉部的布占泰作陪。酒过数巡,布占泰乘兴起舞,努尔哈赤离开椅子亲自弹琵琶耸动肩膀伴奏,厅内其他人有的奏乐,有的拍手唱歌。清朝时,民间和宫廷均流行莽式空齐舞,杨宾在《柳边纪略》中详细记载了此舞的情况:“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式。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空齐”是满语,此舞九折十八势,均伴有歌,场面富于变化,有男莽式、女莽式、对舞、衬舞等,后来引入宫廷,更名为“玛克辛舞”和“庆隆舞”,后又演变成“扬烈舞”和“喜起舞”。民间则有根据民间故事编成的“笊篱姑姑舞”等。笊篱姑姑舞的来历还有一传说,说有一个姑娘在河边淘米,被恶霸抢走,扔下了淘米的满族特殊厨具“笊篱”。人们为了纪念她,编了此舞,并有多段唱词,一般在正月十五、十六化妆表演,道具就是满族日常生活使用的笊篱,唱词每段的开头都是:“笊篱姑姑下山来,十五、十六看灯来……

  吉林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满族的民歌及歌舞能在吉林发展起来,有它的必然性,因为一切艺术都是源于劳动,源于生产生活。吉林满族民歌除了具备其他地区满族歌舞共同特点外,还在题材、体裁、语言、表现手法上有自己地区性特点。

  特点之一是融入了吉林地区的满族生产生活中的特殊民俗。这首先与清朝在此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打牲人以为朝廷采捕贡品为主的生活分不开,因此在渔猎采捕方面就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生活习俗。如采山参、采珍珠、采野菜、采松子等等,就有了有关渔猎和采捕方面的民歌。满族生小孩要用悠车悠,于是就有了与中原和外地不同的摇篮曲,唱词多夹杂一些满语词汇,如“悠悠哇,巴不嘎,你阿玛出兵啦,冠带翎子啊,亮么顶子啊,挣下功劳,是你们的……

  乌拉街作为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所在地,作为一个直属朝廷内务府的独立经济体,其封闭的经济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圈子与风尚,使这里的生活习俗不同于其他地区。如乌拉街的用干土打院墙,是外地所无。夯打土墙的劳作中,结合当地自由恋爱的婚俗就有了“打墙歌”:“土打墙,墙不倒,小伙跳墙狗不咬,姑娘丢了娘不找……”这一地域男人多外出采捕贡品,由官家供应粮食。日常生活家家都要用井提水浇菜田,大户人家就雇人打水。打水是个繁重而又单调枯燥的劳动,于是就有了“打水歌”,以“哗啦啦又一罐”开头,唱词多现编,大致相当于戏剧中的“抓口”。其曲调优美,广为流传,后来被二人转吸收为一个保留剧目,就叫《打水歌》。还有大姑娘、小媳妇刺绣时唱的民歌,“绣灯笼”、“绣荷包”等等,歌词中都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婚俗中,姑娘要嫁妆,也有民歌这样唱:“描金匣,描金柜,要花针,精细的,要旗袍,红底的……”结婚拜堂时要唱“阿察布密歌”,这是主持人萨满用满语唱的一种曲调,叫“合卺歌”。合卺歌大意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来祝贺新婚夫妇,多有祝福等意思,现在用满族仪式举办婚礼的,仍保留这一程序。吉林满族民歌题材非常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平时和过年姑娘媳妇聚在一起包黏豆包也都要唱民歌。

  特点之二是满族汉军旗萨满祭祀歌舞,其中许多内容,即是一种特殊的民歌。满族汉军旗萨满歌舞在世界仅存在两大地区内,一是辽宁的辽阳地区,一是吉林的乌拉街。满族汉军旗萨满歌舞在祭祀程序、祭祀的神祇手持乐器及所唱的神调上,都有其独特性,如所请的神祇,不同于满族也不同于辽宁辽阳的汉军旗,除了与满族共同的请虎神、鹰神,和与辽阳汉军旗共同请的唐王、财神、关帝、观音等以外,这里的汉军旗萨满还请太尉、犄角、眼光、五道、庙神等等,这些显然是在清朝入关后汉族人大量流入关外,满汉文化进一步融合的结果。满族汉军旗演唱时伴奏用的鼓,是改进了的满族太平鼓,通常叫单鼓,为铁框、单面、椭圆形、手柄上套有铁环。值得特殊一提的,乌拉满族汉军旗萨满在几天的祭祀活动中,所唱的神词中有“散歌”又叫“外添”。这些歌多半是在休息时随便为观众唱的娱乐性的歌词,很多就是当地民歌,或在其基础上改编的。

  特点之三,在语言风格上,吉林人尤其是吉林乌拉满族人,有自己的方言土语,语尾喜用儿化韵,俗称小字眼儿,运用到民歌中,有一股特殊的哏劲和韵味,风趣而又上口。民歌是要唱的,满族民歌唱时伴奏的主要乐器是鼓。满族用的是抓鼓,满族汉军旗用的是单鼓,但鼓点都是老三点、老五点、老七点的节奏,满族民歌的语句结构节奏都要合上鼓点的节拍。

  吉林地区汉族,基本上是从清朝入关后,流入这一地区的。在清中期后,朝廷对东北逐渐开禁,使汉人逐渐增多,他们把山东、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的民歌形式带到了吉林,并加进了闯关东的文化内涵,编出了具有吉林特色的民歌,互相传唱,并对当地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歌产生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民歌的优点。

  吉林汉族民歌,其中最值得盘点的,是那些反侵略反压迫的民歌。这些歌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受旧社会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受日本殖民统治政治迫害和不堪重负的经济掠夺,从而进行反抗这一主线,是一首首血泪史。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东北抗联领导下对日寇的斗争,这些内容反映到民歌中,就成了一首首鼓舞人心的战歌,一首首坚定必胜信念不畏牺牲奋勇抗战的颂歌,也有民歌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建设新中国的高涨热情。这一类题材的民歌数量很大,如《贫寒五更》《长工苦》《东北失守十四年》《归屯叹》《九反朝阳》《全民抗日》《穷人翻身靠自己》《互助合作一条心》《农业机械化就是好》等等,以及宣传婚姻法、妇女争取自由爱情的民歌。如《配婚姻》、《啰嗦五更》等。

  吉林地区从明朝开始,朝廷就开始在这里造船以抗击沙俄,吉林遂有“船厂”之名。造船就需要伐木、归楞、放排、拉纤、锯木等,这些活动需要大量的工人,多由朝廷从关内征召而来长于水性的汉人或“三藩”叛乱后的降卒。他们在伐木造船时编了大量的劳动号子类民歌,取材结合日常生活,内容大多朴实真切,从各个侧面忠实地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的甚至描写得细致入微。较典型的有《拽大绳号子》《抬木头号子》《四夯号子》《卸车号子》《挖参歌》《放风筝》《打秋千》《小看戏》《对花》等等。题材中另一个大类是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故事等编入民歌中,起到了讲史和对民众道德教育的作用,如《西厢》《梁山伯五更》《庄稼十二种》《画纱灯》等等。这类题材的民歌后来很多被吸收到了二人转和吉剧中,也有很多在汉族祭祖、祭神祈丰收时使用。这类民歌题材丰富、流传广泛,其中也有部分带有明显封建糟粕、宣传迷信内容的,后来逐渐被淘汰了。

  从曲式上看,以乐段式、分节歌形式为主,短者八小节,长者几十小节,普遍是二、三、四句结构。五句结构最有代表性。其调式以我国传统的五声音阶为基础而形成的。旋律的基础是五声音阶的三音列,如“123”、“235”、“561”、“612”等。这些三音列的相互变化交织,构成吉林汉族民歌的乐汇、乐节各乐句,其最有代表性的是《月牙五更》《小看戏》。歌词习惯于用“四季”、“五更”、“十二月”等排比手法,或借助绣、画来组织多段歌词。节拍形式基本上是2/4拍和4/4拍两种,也有在开头出现散板,夹有生动活泼的快板等,也有在同一歌中使用2/4和4/4两种节拍的,这样的节拍更便于普及,更适合抒情和处理节奏。语言多采用吉林的方言土语,其中夹杂一些满语词汇,因为在吉林地区,很多满语词汇已融入到了吉林方言中,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具有陈述感情直白、开门见山等特点。这些民歌很少用比、兴等手法,多用第一人称抒情和叙事。

  吉林地区除满族、汉族以外,朝鲜族、蒙古族等也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有大量优秀的本民族的民歌流传。在20世纪80年代,省市有关部门组织了一些人力挖掘整理了很多吉林地区的民歌,曾有《吉林地区民歌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吉林省卷》等专集。后来各县市区又在民间文学专辑中也有民歌载入。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最基本的艺术,具有无限的活力和张力,可供各种艺术形式借鉴,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是民族艺术的灵魂。目前,我们对这一领域的专题研究还显得不够,尚需投入人力、财力进一步挖掘整理和深入研究,使其传承下去,并将其融入更高的艺术形式中,为吉林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编辑/杨世阳)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