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吉林边防狙击手训练 百米之外打碎鸡蛋

17.05.2015  13:15

揭秘 吉林 边防狙击手训练 百米之外打碎鸡蛋(组图)

揭秘吉林边防狙击手训练 百米之外打碎鸡蛋(组图)

揭秘吉林边防狙击手训练 百米之外打碎鸡蛋(组图)

百米外打碎鸡蛋、用米粒串项链……狙击手是如何练成的?从小兵到枪王,狙击手要克服哪些常人难以承受的心理和生理考验?13日,笔者走进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吉林边防总队通化边防支队训练靶场,揭秘狙击手的“修身”之路。

实训:百米之外 打碎鸡蛋

这个支队参谋长都兴隆介绍:“狙击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除枪法好外,沉溺于饮酒和抽烟的人都不列入考虑。此外,狙击手还要求必须有极佳的胆识,随时保持沉着冷静。如果在训练中发现有任何问题,也会立即被淘汰。” 入训考核时,通化边防支队机动二中队副中队长王俊以第一名的体能成绩和突出的枪械射击能力,被招入麾下。

狙击手训练异常辛苦,王俊形容是“魔鬼式的”。“每天早上6点到下午5点都要训练;下午是体能训练,直接被教官开车甩在几十公里之外,然后跑到训练场。一练就是3个月。” 最难练的是射击“摇摆鸡蛋”。一颗鸡蛋用细线悬空吊起,左右摇摆,要在3秒之内将其打掉,这要求射击者对目标速度的预判、扳机扣动时机的选择及眼手配合都要精确。

最沉闷的,要数“人枪合一”的必修课训练。“狙击时,从瞄准镜里往外看,身体上哪怕有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产生巨大的偏差,心跳稍微快一点,瞄准镜里的准星都会跟着上下跳动。如果枪不稳,轻者会与犯罪分子擦肩而过,重者则会伤及人质和其他群众。” 王俊向笔者介绍道。为了让枪稳、准,王俊经常一蹲两个小时纹丝不动,一卧卧半天默不吭声,只为了达到“人枪合一”的境界。

辅训:米粒串项链 瓶盖上引线

每天两小时的“穿米粒”,是狙击手训练的辅助科目,将直径只有几毫米的米粒用针穿透,再用细线将米粒串成一串,王俊那双握惯了钢枪的手拿起绣花针来,却也那么灵活,王俊一边捏着针,一边对笔者说:“穿米粒吧,用力小了,米粒穿不透,用力大了,米粒会裂成两半,最开始的时候,米粒没穿透几个,手上却给扎了不少‘眼儿’。”

将扎“眼儿”的矿泉水瓶盖放平,用手捏着绣花针上的引线,将针头缓缓落在瓶盖的“眼儿”里。“引线越长,难度越大,有时候越着急,针越放不进去,就这样练心态。”王俊说,在昨天的一次模拟实弹演习中,狙击模拟犯罪分子时,由于心态出现问题而意外脱靶了。“再出色的射手,如果心态发生变化,就会出现失误。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态,要有沉着冷静的状态,不能粗心大意,否则在执行任务中,就会给犯罪分子留下机会,给群众带来危险。”(代鸿章)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