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集市面临着即将消失 农村牛马市渐行渐远

07.03.2016  12:50

马贩小张牵着爱马等待交易

 

1月28日一大早,赶骡马的吆喝声、拖拉机的引擎声、赶路挑夫的脚步声、鸡鸣犬叫声与人们的叫卖声,汇成了一首嘈杂的交响曲。这里是吉林省最大的畜牧交易场所,公主岭双龙镇牛马集市。始于1985年,露天,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

 

每逢周四,来自内蒙古、吉林、辽宁等省份的商贩都会带着牲畜到此进行交易。2008年以前日交易量约700多匹,但随着城市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原始的人力与牲畜的耕种方式逐渐被取代,牲畜饲养的费用逐年上涨,以传统牲畜养殖为生的人也在逐年递减。近三年来,日交易量已经下降至100-300匹,经营了20余年的双龙畜牧交易市场正面临着即将消失的尴尬境地。

 

尽管前景黯淡、数九寒天,依然阻挡不住来此交易的东北汉子们的热情。他们头戴狗皮帽,身穿大棉袄,或赶马车,或骑马,或开车赶来。等待交易的过程是煎熬的,汉子们找些秸秆就地点燃,一边烤着火,一边相互交流养马经验,眉毛挂满了冰霜,火光映红了脸庞,交谈中不断传出爽朗的笑声。那些身沾草沫,膘肥体壮的马儿正等待着人们的挑选……

 

如此场景在双龙畜牧交易市场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不知还能持续多久,传统的畜牧交易终将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一段难以忘却的时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