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筒山镇:村民家里编草席 网上找到好商机

18.04.2016  08:28

        磐石市烟筒山镇牛心村村民李玉芬和刘丽敏试图用手上的技艺,重现草木的生机与朴素质感。两人将废弃在池塘的蒲草收集起来编织成草席。两双灵巧的手在草秆中穿梭,她们赋予了枯草新的“生命”。两人本来计划用这种耗时耗力的民间手艺消磨时光,没想到却在互联网里找到了商机。4月13日,记者采访了她们。

   她们把蒲草编织品做成拳头产品

  在李玉芬的家中,本来干净的院落曾一度狼藉——蒲草堆放在拖拉机上、房檐下、仓库里。适应了编草席工作一段时间后,李玉芬和刘丽敏找到了蒲草的保存方式——隔火隔潮、防鼠害、防日晒,“比粮食还金贵、还费心”,而最好的保存方式就是尽快将蒲草用尽。

  李玉芬今年51岁,目前已经开了淘宝店,专门售卖草编制品,而草席是小店的拳头产品。刘丽敏作为她的小姑子,“合伙做起了这门生意”。

  实际上,牛心村村民大多在小时候耳濡目染过草席的编织,直至现代化来临,席梦思、海绵垫等新物品彻底击溃了耗时耗力的手工编织品,流水线也正淘汰着传统制造者。

  时至今日,牛心村的中老年妇女中似乎只有李玉芬和刘丽敏还记得编织的手法,李玉芬对草编技术情有独钟——她说,那是她年轻时的记忆。

  开淘宝店源于亲属想试试草席

  不过,此次在淘宝上的创业源于农村的闲散时光。一名亲属曾抱怨新买的床垫子不舒服,想试试草席。李玉芬为了打发时间,便一口应允编一个。

  材料来源不是问题,村里的池塘便是产地。“用蒲草的秆或高粱秆都能编席子。”李玉芬说,相比之下,用蒲草编出的草席弹性更好。

  材料到位后,编织需要马上开始。手工艺者需要和老鼠抢时间——老鼠是蒲草的天敌。

  编草席的第一步是定边。“根据草席的尺寸,做出相等大小的框架。”李玉芬要先用木板拼出一个大致的框架,然后用铁钉依照尺寸,钉在四角的位置,以确定整体形状。然后在四边再钉上一些铁钉,以保证在编织过程中边缘处呈直线。

  第二步是选料。“一棵蒲草,只有最里面的草芯可以用来编草席。”李玉芬说,蒲草总共分为4层,选料时先把第一层外皮剥去,第二、三层用刀劈下来后可以编草鞋,第四层草芯才是用来编草席的材料。而且草芯的粗细要相当,不然编出来的纹理不好看。

  第三步是编织。“以一个宽边为起点,先编一条边,再往前推着编。”李玉芬说,这个过程最好是两个人一起完成,通常是她和小姑子协作。

  第四步是收边。席子即将编完时,将露出的草头窝回编进草席中,以保证四边都圆润光滑。就这样,一个草席就编织完成了。

  草席编织完毕,商业逻辑则已经展开。“编一个草席至少得2天,除去吃饭、睡觉外,全部时间都得用在编草席上。”李玉芬说,前些天她刚刚编了一个长2.6米、宽1.5米的草席。每捆直径为半米的蒲草,足足用了5捆。她、小姑子再加上婆婆帮忙劈草芯,3个人用时30个小时才得以完成。她们所耗费的技艺和时间会被折算成价格。“想赚点零花钱,发现收入还可以。”李玉芬对自己的“外快”很满意。

  在记者采访当天,这张草席已发往重庆。

  网上订单多 “一编就停不下来

  “这两个丫头要造反啦!”按照李玉芬婆婆的说法,李玉芬和小姑子对草编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晚上都得催促好几回才肯上床睡觉。

  李玉芬的小姑子擅长的是编草鞋,在李玉芬的言传身教之下,“上手很快”。两人一发不可收,先是给家里的亲戚朋友每人编了一双草鞋,而后当合伙人在淘宝上做生意。

  “现在订单太多,都编不过来了。”李玉芬说,虽然很累,但因为喜欢,总是“一编就停不下来”。除了草席和草鞋外,李玉芬和她的小姑子又“开发”出其他商品,如发夹、草帽、宠物窝等。此外,还有本村妇女慕名前来学习草编技艺。

  李玉芬说:“我现在就想找一个能教草编技术的学校或工厂,潜心学习研究这门技艺,并将草编技艺发扬光大。

  草席上,折射的是乡村生活的另外一种时光。 

  (江城晚报记者/石洪宇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